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零陵卷烟厂制丝车间宣传栏里的一张自主改善评审清单再度引起路过职工的关注,热烈的讨论声划破了走廊的宁静。
该厂制丝环节含有13道工序,包含水、电、汽、气4类设备以及相关介质管网系统4种,点多、线长、面广。过去,由于生产任务紧、检修任务重,“生、机、电”三个班组成员疏于归纳总结有价值的改造和创新项目,而且项目参与度低、覆盖面小,致使一部分“好点子”未得到有效共享和应用。
针对行业推进精益生产管理面临的新要求,2020年以来,该厂遵循“一线发动、中线响应、全线出击”原则,建立“一个平台、分层评审、两级激励”机制,围绕小改小革、等单位对标、六源清除、6S改善、合理化建议等方面,不断完善自主改善项目的规范管理,大力培育员工“主导、主创”“自觉、自动”的“双主双自”精神,厚植基层创新沃土。
制丝车间机械技术员正在检验“微改善”效果。
该厂制丝车间预混间共有四组贮柜,每个贮柜下都配备着一个大型不锈钢“储物盒”,现在操作工只要一挺腰、一抬手,就能快速进行物料还原,工作省时又省力。“贮柜在运行过程中会从设备底部缝隙偷偷漏出一些物料落在地上,之前清扫漏料点,一小时最起码要俯身七八次,过年拜年都没这么辛苦。自从车间开展岗位自主改善后,技术人员根据提案在贮柜下方加装接灰盒,解决了漏料清扫问题,也让咱成为了一个不弯腰的‘直男’!”每次提到这个“小发明”,预混柜操作工胡豪斌都会竖起大拇指。
今年以来,该厂继续倡导“微创新”理念,依托“师带徒”“项目制”“圆桌派”等形式,多维推进基于现场问题的“标杆式”精益提案和“一点课”机制,着力培养员工在设备、技术、工艺、管理四个维度中的探索创新能力,切实营造学、练、践、比的热烈氛围。截至11月,该厂共完成制丝工序自主改善项目121项,涉及安全防护、质量控制、卫生保养、节能降耗、设备维修等多个领域。
“对比那些‘高大上’的技改攻关项目来说,这些藏在一线犄角旮旯里的‘小微细’或许‘个头’小了些,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小改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爆发大能量!”该厂制丝车间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伍先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