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回复: 0

【青年文摘】美好和美好才能成为知己

发表于 2023-11-15 12:44: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好和美好才能成为知己
作者:未详 

  我们知道,世间万物跟我们一样,都有其本性。可是,总有一些人,无视、扭曲、扼杀它们的本性,自然也就造成对它们的误解,进而跟它们产生了巨大的隔阂。世间很多的失败、悲剧往往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庄子》中记载: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向它敬酒,演奏《九韶》想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的肉作为它的食物,于是这只海鸟双目昏花了,忧愁悲伤,什么也不敢吃,不敢喝,三天就死了。显然,鲁王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换言之,就是没有按照鸟的本性来养鸟,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恶果。
  
  只有深刻理解事物,充分照顾到它们的本性,我们才能使其展现出最美好的那一面。《柳河东集》中记载:郭橐驼种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不繁茂的,于是有人问他其中的道理。他回答说:“我本人并不能使树木延长寿命,并且生长繁盛。大凡树木的本性,树根喜欢舒展,喜欢让人培上陈泥。将树木种植好了以后,不需挪动它,不需为它担心,离开它以后,便不用再去看管它。栽种树木时,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将树木放入土中以后,就像将它抛弃了似的,這就使树木的天性得以保全和发展。别的种植树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使树木的根部拳曲在一起,而且更换了新土,对树木的爱护过于深切,担忧过于细密,早晨去看它,晚上又去抚摸它,已经离开了,还要再回头看上一眼。更为过分的是有人还要划破树皮,查看它是成活了,还是枯萎了,摇晃着树干,去观察枝叶哪里稀疏,哪里繁密,而树木却与自己的本性日渐脱离了。虽然说是爱护树木,实际却是损害树木。所以,人们种树都不如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郭橐驼就是树木的知己,深深懂得它们的心。
  
  其实,世间种种美好,就像这样的一棵树木,你越懂它,它就长得越好。可是,很多人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甚至狂妄自大,这样的人,丢失了自己的美好人性,所以,他们对待万物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变化。要想很体贴地走近万物,已经不可能了,而是变得独断专横、飞扬跋扈,不去理会某个事物的内心感受,因此,他们往往会吃闭门羹。要知道,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当它发现你的恶劣,就会躲起来,不跟你见面,也或者,由于偏执,你走错道了,正好与它擦肩而过。
  
  其实,人活在世上就是不断地跟万物打交道,而万物又各有其道。因此,只有拥有美好人性的人,才能深谙此道。若想和万物深交,我们该做的就是,对它们非常热爱,并且懂得怎样去靠近它们、拥抱它们,也就是说,深刻理解它们的本性,如此它们对我们也才能像找到了知己一样。只有美好的人性,才懂得物性,也才能跟万物拥有美好的默契。
  
  说实话,我们跟万物都是平等的,你怎样对待它们,它们就怎样对待你;你拿出怎样的热情跟它们交往,它们就拿出怎样的热情回应你……也许,这就是我们跟万物之间的心电感应吧。只有彼此真诚、和善,才会产生共鸣。这样,美好和美好才能成为知己,而拥有了知己的美好,才会变得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