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回复: 0

老字号绝非一“老”永逸

发表于 2023-11-15 15:53: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老字号绝非一“老”永逸

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引发广泛关注。(11月14日《法治日报》)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铁律”,对老字号也不例外。部分老字号被“摘牌”,令人遗憾,却并不意外。近年来,一些老字号负面新闻不断,有的被吐槽“又贵又难吃”,有的被曝光“以速冻代替现做”,还有的因服务体验拉胯频上“黑榜”……从曾经风光无两,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毋庸讳言,一些老字号被有关部门“摘牌”前,其实早已在百姓心中被摘了“牌”。

市场唯“变”不破,老字号并非一“老”永逸。没有传承固然不能称之为“老”,但抱陈守旧跟不上发展变化,也只会被市场抛弃。发布退出名单,对老字号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鞭策、一个契机?有电商平台统计,今年“双11”期间,85个国货品牌开卖即破亿元,超7万个国货品牌首日成交翻倍。其中不乏表现亮眼的老字号品牌。这表明,步履蹒跚、走向衰落不是老字号的宿命,老字号也能焕新而生、实现“不老”,关键是如何答好“平衡传承与创新”这道必答题。

2006年,商务部启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今年2月又联合多部门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其中不仅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给出了严格的标准,更明确提出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有进有出”不是为了淘汰老字号,恰恰是为之计长远,有助于激活竞争力、提升含金量,让中华老字号这个金字招牌在市场淘洗中更加闪亮。而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字号”,在市场这池活水中,唯有练好“内功”,推陈出新,葆有创新活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脱颖而出、迈向常青。(吴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