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上海工会:因地制宜纾解午餐难,把“食”事办在职工心坎上

发表于 2023-11-15 21:55: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一些没有配建职工食堂的园区楼宇,很多职工都面临着午餐难、午餐贵的难题。今年初,上海市总工会发布推动解决10个园区、楼宇一线职工“午餐难”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会同各区局产业工会对一线职工人数较为集中,且明显存在“午餐难”的园区、楼宇、企业、工地进行排摸调研,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职工就餐解决方案。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共计落实解决职工“午餐难”案例21例,覆盖12个园区、2栋楼宇、5家企业、2个工地,惠及职工6万余名。近期,市总工会整理出“共享就餐便利”“科技互联赋能”“整合资源共赢”“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城市温度”五大类解决方案,评选出“就餐共享”“暖暖送餐车”“互联网+食堂”等“十佳职工午餐难解决案例”,为职工生活品质提升打开新思路。

共享就餐便利

攥指成拳为职工办“食”事

实施单位:人民日报、中福会发展研究中心、宛平剧院

职工的一餐一饭,包裹着民生百味,蕴含着烟火人间。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市总工会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积极统筹各方资源,促进职工食堂共建共享,推进解决职工“午餐难”实事项目有效落实。

人民日报上海分社长期存在“午餐难”困扰,市总工会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该情况后,与浦东新区区政府共同牵头,协调住建、消防等部门为其共商解决方案,成功推动分社建起职工食堂。建设期间,浦东新区机管局与陆家嘴街道白领食堂为分社150名职工“接力”解决了就餐难题。

中国福利会发展研究中心附近的商务楼员工餐厅今年搬离,造成职工就餐无法解决。在中国福利会工会工作委员会的关心和对接下,市总工会详细了解了该中心的具体努力和切实困难后多方协调,最终在静安区总工会的协同帮助下,中国福利会发展研究中心与静安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密切联系,采用该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每日配送午餐的方式,解决了职工“午餐难”问题。

上海宛平剧院改扩建后,为满足演出需求,未能配备员工食堂,且周边餐厅大多集中在1公里外的综合商业中心,实惠且好吃的选择不多。市总工会通过工会组织网络,促成宛平剧院与两街相隔的隧道股份公司对接,最终落地就餐共享方案。

“暖暖送餐车”直达最后一公里

实施单位:上汽大通

“暖暖送餐车”计划,让上汽大通300多名员工能少走一公里、吃上热乎饭,不少员工表示这“饭来张口”的感觉真棒。

上汽大通技术中心部分办公楼和试验试制车间距离两处职工餐厅分别有800米和1.2公里的距离,午休时间往返奔波多有不便,公司工会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推出“暖暖送餐车”计划。公司工会投资约5万元,改装大通V80车型的一侧车厢为飞翼门,并在车内加装配餐台和保温炉,每天早中晚三次,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相关办公楼和试验试制车间附近。此外,工会配合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工程师之家”,为员工提供了更舒适的用餐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爱心餐车”的形式已在市总工会夏送清凉中得以创新应用。今年夏季,市职工帮困基金会联手中智关爱通、光明良友开展了“一辆餐车播洒爱”活动,“爱心餐车”开进园区、楼宇、重大工程建设工地,为一线户外职工送上清凉物资。

科技互联赋能

“互联网+食堂”化痛点为亮点

实施单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中智关爱通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职工的午餐体验。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有27家职工食堂,每天服务24000余名职工。以往,这些分布在全市多个行政区域的食堂,各自独立运营、餐卡无法互通。在公司党政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随身办APP“翼餐厅”智慧食堂模块于今年4月启动试运行。智慧食堂模块打破了电信各食堂之间的结算壁垒,消费明细也一目了然。在部分有条件的食堂里,职工还可通过预订功能提前在线订购餐食。此外,“翼餐厅”自带“每周菜单”“营养卫士”等功能。

中智关爱通地处徐汇区枫林科创园,园区内企业密集、职工数量多、没有食堂,400余名职工的午餐成了难题。关爱通利用自身的平台技术和供应端优势,开创了“通通员工餐”就餐解决方案。通过与支付宝企业码的技术合作,关爱通将全国1000多万家支付宝餐饮商户都纳入了餐补消费范围;一旦到达加班时间,员工还可凭LBS定位在公司内一键领取加班餐补。此外,该平台直连饿了么、美团、盒马等供应商,打通了如智能货柜、自助咖啡机等设备。目前,园区内外约200家企业陆续使用了“通通员工餐”解决方案。

大数据“智”理健康食堂

实施单位:万里街道沪西德必易园、共和新路街道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园区

在一些企业和职工聚集的园区,大数据分析给食堂管理带来更多可能性。

沪西德必易园是集创意办公、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新兴商贸科技园区。园区曾多次尝试引进餐饮公司入驻开办食堂,但受限于园区体量不大,开办食堂迟迟无法落实。街道总工会经协调为该园区引入“无人智慧食堂”系统,职工可使用智能点餐机在食堂提供的20多道菜品中做出选择,通过无人售货机无感快速结账;食堂系统采取大数据分析模式,及时了解职工需求爱好,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静安区现代交通商务园区周边餐饮资源匮乏,园区40多家企业的大部分职工以往只能靠外卖解决午餐。为此,区总工会携手区商务委,整合园区优质资源,创建了“健康智慧食堂”,园区职工三餐实现了少油少盐少糖、荤素结合、粗细搭配的健康配比;通过售餐模式智慧化、称重结算智能化、人脸支付全场景数字化,职工就餐通行效率、饮食健康进一步提升。此外,食堂的管理系统清晰呈现每道菜品的营养数据,并为职工提供每天的营养摄入数据报告。

整合资源共赢

“饭小二”联盟畅通供需渠道

实施单位:潍坊新村街道“饭小二”联盟

潍坊新村街道区域内商务楼宇林立,品牌餐饮服务企业众多。街道依托区域化党建机制,在浦东新区总工会、区委组织部等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见证下,“饭小二”联盟应声落地。

“饭小二”联盟项目签约落地、成员授牌成功,并在浦城路上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WE来坊”里打造一块专属于联盟的党支部和阵地。通过牵线100多家品牌餐饮龙头企业和70余栋商务楼宇中企业对接,积极促成餐饮企业向楼宇企业“一对一”送餐模式。

此外,联盟积极开拓餐饮单位加入老年助餐“社会餐桌”行列,从而有效形成覆盖社区东、中、西三个片区的“社会餐桌”网络。通过逐步完善“饭小二”联盟成员的信息收集、优惠活动等内容实时共享,目前已着手开发“工作餐美食地图”和“工作餐优价目录”,并编撰“饭小二”楼宇共享食堂指南等内容。

“午餐集市”让职工商家互惠

实施单位:长寿路街道创享塔园区

创享塔位于苏州河宝成湾区域,由景源时尚产业园区、创享塔园区和国际时尚教育中心三家园区构成,其内以小微企业为主,目前职工数量有2000多人,大多都不具备单独建立食堂的条件。园区通过对“午餐集市”“爱心午餐券”等新方式的引入,为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为解决职工午餐需求,普陀区总工会充分走访调研职工需求、与园区沟通,在园区餐饮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解决职工午餐难的新“午餐市集”,纳入更多不同类别的餐饮商家,为职工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餐饮选择。

“爱心午餐券”的推出实现职工、商家双赢。工会联合相关商户定期提供优惠服务,向园区部分职工、外卖快递员代表赠送价值30元的“爱心午餐券”。午餐券既可以让职工们得到实惠,又能帮助商家导入更多的客户,大幅提升了职工和商家互惠共赢双向奔赴。

勇担社会责任

街区职工餐补写进集体合同

实施单位:闵行光华街区

光华街区工会联合会现有7家独立工会、1家园区联合工会及1家楼宇工会,会员数约780人。为解决街区职工“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街区工会联合会将职工午餐补贴纳入集体合同。

光华街区工会联合会多次调研了解职工对午间用餐的需求和问题,就关于职工午餐补贴与企业方代表进行充分探讨。近期,光华街区一届一次职代会召开,新签订的集体合同新增职工用餐补贴服务项目。街区集体合同中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每年由园区企业提供5万元,用于向职工发放“光华大食堂”5元餐补券开展午餐补贴项目,并在每周三街区工会开展的“光华星期三”活动中使用。

此外,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开展“光华生日面”活动,当月生日的职工可以前往“光华大食堂”免费兑换一碗生日面。

创办食堂担起社会责任

实施单位:定海路街道运河湾园区、陆家嘴街道新上海商业城

在各级工会的推动下,一批新建职工食堂投入运行,解决职工就餐难题的同时,惠及更多市民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运河湾园区入驻各类大小企业近百家,职工1300余人,因园区周边中小型企业多、沿途餐饮网点稀缺、出行交通不便,职工用餐一度存在难题。为此,街道总工会积极协助园区管理方建设职工食堂。园区职工食堂创造条件扩大服务对象,向周边500名职工和1500名孤寡老人群体提供午餐和送餐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或夜班晚归的园区职工提供不定时和晚间就餐服务,并对“小哥”给予每份午餐减免5元的优惠活动。

新上海商业城坐落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区域内共有商务楼宇21幢,企业千余家,就餐高峰期人流量大、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尤为突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位于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一层建设面积达1008.81平方米的社区食堂投入使用。社区食堂提供人均约35元的餐食,并为周边企业开展商务用餐配送服务,日供餐量可达千余客;餐厅咖啡茶饮区域为职工提供休闲阅读、会客洽谈的宜人环境。同时,社区食堂错峰时服务新就业群体,兼顾社区为老助餐,提升职工和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彰显城市温度

“建设者小镇”树立样本

实施单位:上海建工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建设工地

上海建工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体量大、周期长,目前工程建设者约2800余人,管理人员750人。上海建工为解决大量一线职工就餐问题,促成了机场“建设者小镇”的正式启用。

小镇食堂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让建设者们自主点餐,设备自动识别餐食价格,2秒自动感应结算,大幅提升了建设者们整体用餐体验和效率。为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各种用餐需求,食堂在保证每顿四荤、四小荤、四素、一汤的自助搭配之外,还增加如四川砂锅、河南烩面等地方特色餐品。

在满足建设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小镇开设综合商业区域,内设多家不同品类餐饮店,为日常用餐增添了多样性,同时配备超市等生活配套商铺。

“小哥食堂”服务新就业群体

实施单位:万里街道万有引力共享社区

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890平方米,位于普陀区北部毗邻宝山区,地处人员密集地段,汇集了饿了么骑手调度站、天猫丹鸟、菜鸟裹裹、网约车充电等枢纽站点。由于该区域周边配套餐饮较少、就餐普遍较贵,新就业群体就餐难问题突出。因此,万里街道依托党群服务站,和工会联手在园区内打造了邻家食堂(“小哥食堂”)。

“小哥食堂”推出了面向新就业群体“10元吃到饱”套餐,并针对骑手打造599元包月搭伙的专属优惠(一天可以吃两顿正餐),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和楼宇白领提供价廉物美的便餐。“小哥食堂”考虑到骑手用餐时间不规律的特点,从中午12时30分开始营业,一直到23时打烊,厨师一天要开好几次锅,确保小哥们来了就有热饭热菜可吃。

“小哥食堂”为众多新就业群体解决了用餐难、用餐贵的迫切问题,让他们在上海这座城市得到更多归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