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日前,由福建省泉州市海事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创建的泉州市首个船员权益保护宣教基地,在营前村“党建+”邻里中心正式揭牌。据悉,该基地是营前村“船员之家”的升级版,服务项目涵盖了船员职业生涯、船员权益保护等多个版块,聚焦解决船员的休息服务、政务服务等,采取“党建带动+部门联动+船员共商”的运行模式,全力做好船员权益保障等服务工作。
作为职工法律服务“园区枫桥”机制的发源地,泉州工会“枫桥工作机制”正向着园区、镇街、电商、海洋等各个方面拓展、延伸。在发展海洋经济战略中,泉州“涉海”用工规模逐渐成型并不断发展进化。当前在泉州注册的海船船员有2.9万余名,约占省内注册海船船员总量的1/3。在被称为“中国船舶村”的泉州南安石井镇营前村,仅从事航运、渔业的人数就超过全村人数的2/3。这些“海上航行者”——船员们面临着权益保护、健康服务等多重“急难愁盼”问题,如何打通服务航洋渔业职工“最后一公里”,也成了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道“考题”。
活动现场,泉州市船员权益保护三方举行了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建立协作联动、定期磋商协调、信息通报反馈、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引入“渔港枫桥”工作机制,组建船员权益保护专班,持续推动船员工会和船员职工之家建设,让“渔港枫桥”扎根泉州、走出渔港、走向大海。
在基地,泉州海事局、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联合开讲“船员职业培训第一课”,为近百名商船渔船船员、船员家属、航运公司岸基人员集中授课。“现场听了海事执法人员的讲课真是受益匪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商渔船员所应具备的安全责任意识。”船员小洪表示。
长期以来,泉州工会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结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践行“四下基层”,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打造升级泉州版“渔港枫桥”模式,着力解决船员及家属的后顾之忧。接下来,泉州各级工会将继续拓展“枫桥工作法”泉州模式,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并形成长效服务机制,以点扩面、提质增效,打造“园区枫桥”“电商枫桥”“渔港枫桥”等新品牌、新样本,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工会系统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