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任性罚款罚不出美丽乡村

发表于 2023-11-16 14:53: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任性罚款罚不出美丽乡村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少地区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创意”。被子没叠罚10块、碗筷不洗罚10块、蹲地上吃饭罚20块……近日,一份加盖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村委会公章的《新农村美丽乡村行动人居环境罚款标准》引发争议。

看到这个“罚款标准”,不由得令人想起另一件事:今年6月,有甘肃平凉崇信县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反映,包村干部强硬地命令他把家门口种的玉米苗全拔掉,理由是当地道路沿线正在打造景观带,高秆植物会影响视野。此事曝光后,村干部登门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损失,农户则婉拒了赔偿,并建议当地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多干实事。

两件事暴露出同一个问题: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需要“整治”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拔掉农户家门口的玉米,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罚款罚到农户的家里面,则让人感觉莫名恐惧——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闯进别人家里检查吗?如此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的罚款,到底是为了执法还是为了“创收”?更进一步追问,基层村委会哪儿来的执法权和处罚权?

此次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并不在于罚款的金额,甚至也不仅仅在于罚款的名目,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罚款本身——《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依法实施。村委会只是一种基层自治组织,无权对村民进行罚款。换句话说,村委会煞有介事地发布“处罚标准”,不仅是对当地村民正当权益的侵犯,同时也暴露出自身法治观念的淡薄,而这无疑是更需要整治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件事中,事发地无一例外拿村规民约说事。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曲解。村规民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规定和约定,从法理上不具备强制力,更没有随意以此实行处罚的权力。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进行处罚,本身就涉嫌违法。更何况,村规民约是建立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如此处处设限的“罚款标准”,真的经过了当地村民的广泛讨论,并达成了普遍共识吗?

毋庸讳言,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移风易俗,但移风易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的是润物无声地引导,不应该寄希望于行政命令“大刀一挥”,就立刻杜绝了种种陋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边远乡村,越需要强化法治观念,因为任性罚款罚不出美丽乡村,依法行事才是文明新风。(赵志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