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0

领略理论学习的“登山路”

发表于 2023-11-16 15:1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领略理论学习的“登山路”

周末去爬山,在山脚仰望山峰,心中有些退缩。然而拾级而上后,视野变得开阔,更在登顶之时,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畅快,疲惫随之一扫而空。

当前正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笔者在理论学习中亦有“登山”之感。虽然“爬坡”难,但每内化一篇理论文章、实践一次认识,都像是在领略新的风景。

来到理论学习的“山脚下”,不畏“山高水远”,只因“路在脚下”。攀登理论“高峰”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依然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至高追求,下真功夫、硬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踏遍山川奇峰的徐霞客,在《游天都》里透露了他的登山秘诀:“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理论学习中,我们难免碰到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的“塞”处、“陡”处,此时有必要提醒自己放慢速度,细嚼慢咽、字酌句斟地“凿之”“级之”;遇到百思不解、如堕烟海的“断”处、“悬”处,更应以交流探讨、虚心求教、查阅文献等“架木”“植梯”的方式“通之”“接之”。把书“读薄”又“读厚”,方能学有所悟。

来到理论学习的“半山腰”,不宜“常停常歇”,更忌“走马观花”。攀登中,沿途皆是风景,不宜“走路不走心”。倘若一目十行式翻阅、浅尝辄止式理解,容易出现误读误解;碎片化阅读、片面性学习,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觉得有用的就学、看似没用的就不学,更难尝到理论“真滋味”。

在学习中,不妨用思维导图、自制表格等方法加强记忆,采取联系实际、辩证对比等方式加深理解。还可将正在经手或者已完成的工作当“案例分析题”,尝试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再“深挖一层”,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品尝理论反复咀嚼后的“甘甜”。

来到理论学习的“山峰处”,既要“登高望远”也要“关注脚下”。攀爬越高,就越能拥有宏阔视野和前瞻眼光。而理论学习学得再高深,只有在“真用”中转化,才能实现“闭环”。因此,越到理论“山峰”,越要关注脚下、着手实践。

实践并非一定要啃完“大部头”才能开始。用心领悟“一招一式”,同样可以指导工作。举个例子,“七大思维”是科学的方法论,结合此次主题教育,笔者学会在工作中检视自己是否运用了“七大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也通过自身实践,进一步加深灵活运用“七大思维”的体会,进而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心得。

只有走深走实走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登山之路”,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迈向新的“高峰”。(林盈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