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金牌班组丨在这里还能找到部队的感觉

发表于 2023-11-28 22:23: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2日17时26分,在国铁南宁局所辖的米山站,值班员张雄杰端坐在行车值班室的控制台前,这位退伍8年现在铁路工作的小伙,依然带着军人的气质和作风。“67922次接近,3道接车。”他眼看、手指、口呼,认真执行作业标准。


随着当天最后一列货物列车67922次安全通过米山站,小站的安全天数再加一天,达到14522天,车站将近40年安全无事故是张雄杰和同事们共同努力而来。他们大部分曾是军人,他们的工作目标理念是“扎根小站、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确保安全”,也称为“铁兵”精神。


2+9,“铁兵”开荒家建成


米山站位于广东茂名化州市良光镇米山村,是河茂铁路上一个四等站,这里远离城镇,人烟稀少。过去米山站的环境比较差,门窗破旧、道路泥泞。


翻天覆地的改变从2012年开始。这一年,国铁南宁局深入推进车站标准化建设。当时车站共有11人,除了站长刘戈、副站长彭港英之外,其余9人都是转业铁道兵。2+9的“开荒”组合成立,站长、副站长提出改造思路方案,9个转业的铁道兵发挥曾经在部队修桥、修路的一技之长,开始了改造建设新家的工程。


万事开头难,米山站改造建家工程也是如此。但是“铁兵”们不怕苦,他们一直记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砌墙没有砖,他们就用废弃的砖块水泥枕木替代;种植没有土,他们用小斗车从一公里外的村庄一车一车地往回拉;他们无私奉献,从家里、市场带来菜苗、果苗、鸡苗、鱼苗……


经过11年的时间,小站改造初显效果,菜园如花园,宿舍、食堂窗明几净。车站的环境好了,职工的心情愉悦,凝聚力更强了。


4+6,“铁兵”精神有接续


岁月更迭,老兵们逐一退休,新职工陆续加入这个大家庭。2015年起,李俊毅、杨宙、黄勇、张雄杰等4名退伍军人先后来到米山站,他们与其他6名职工组建了新的团队,4+6的传承组合,目标是接续传承“铁兵”精神。


“我喜欢米山站,不仅是因为车站的环境温馨,在这还能找到部队的感觉。”助理值班员李俊毅说。


如何能拥有部队一般的优良作风?这得从一场仪式说起。


敬礼、正步走、站军姿……每一个新到车站的职工都要接受一次特训,体验当“铁兵”的感受。


授予编号是新职工入站的重要一环。参照部队新兵入连,米山站向每一位入站新职工授予一个专属编号。在车站的学习活动室,一本封面泛黄老旧但不破损的小册子上记载着一个个专属编号,这是坚守米山站的印记。目前最新的编号是804谢汶霖。


1+N,“铁兵”精神传万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年,米山站的“铁兵”有不少因为工作表现优秀转岗去到其他地方工作,他们虽然离开了米山站,但是“铁兵”的精神却没有忘却,他们将“铁兵”精神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在延绵万里的铁道线上发扬光大。


尤荣就是其中的一员。2013年,他退伍转业来到米山站。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父亲曾是米山站的副站长,过去的“老破小、黄沙路”站场深埋在他的记忆中。回来后,他与大伙一起埋头苦干,改变小站面貌。后来,表现优异的他成为飞凤坡站的副站长。


曾在米山站工作了14年的刘戈现任陆川站站长,他十分感慨:“无论我走到哪儿,身上都带着‘铁兵’的影子。这种精神激励着我把一个个站区改造成美丽家园,以守护家园的方式守护车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