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山东地信产业创造产值724亿元

发表于 2023-11-30 09:10: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引导近百家企业参与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开发,积极推动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务产生数据”向“数据产生业务”转变
  ◆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上周,自然资源部举办第三届新型基础测绘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高级研修班,学习贯彻落实关于美丽中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建设等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山东在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推进实景三维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坚持应用为本、激活数据价值的思路,极大丰富了地理空间数据服务领域,在省重点工程建设、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新型基础测绘不断优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初步确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试点建设驶入快车道,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新型基础测绘根基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我国自然资源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新型基础测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快推进基础测绘主体产品从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实景三维中国转型、技术体系从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生产组织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管理体制从分级管理向统分结合转型、服务方式从定式化向泛在网络化转型。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实景三维中国总体技术方案、实景三维中国知识体系等研究成果。在试点实践方面,除设立11个国家级试点外,多个省份也自行开展了省级试点。在顶层设计方面,初步确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初步建立起由总体设计、采集处理、建库管理、应用服务和质量控制等板块构成的标准体系框架。
  下一阶段,新型基础测绘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强化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围绕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加快探索现代测绘基准的坐标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产品研制与服务模式创新,尽快构建实景三维产品体系,加快基于实景三维中国的时空大数据平台体系建设。在技术创新方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夯实数据建设,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测绘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在服务创新方面,按照“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原则,健全基础产品体系,满足多类型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
共建一个库 共享一个库
  山东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份,近年来,不断认真落实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定位,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地理空间数据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022年底,经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大数据局印发《山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汇聚、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的规则,明确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底定位。
  山东坚持“全省一盘棋”,推动全省“共建一个库、共享一个库”和“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山东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是全省统一、权威、自主可控的现代测绘基准“一张网”,是全国首个以北斗三号为主的省级基准站网,为高精准定位导航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影像“千里眼”作用,实现2米卫星影像“实时获取、月度覆盖”,0.5米卫星影像季度覆盖,0.2米航空影像3年全省覆盖一遍。已建成首版全省高精度地形级实景三维和1.5万平方千米城市级实景三维,正式发布了2023版实景三维山东。
  目前,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山东”已应用于省级300多个业务系统和全省4000多个业务场景,支撑了山东省“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智慧审计平台等省级重点业务系统,“天地图·山东”连续十年荣获国家综合评估五星级,成为全国建设和应用成效最突出的省级节点之一。地理空间数据服务领域涵盖自然资源、城乡建设、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多个行业部门,在省重点工程建设、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引导近百家企业参与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开发,积极推动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务产生数据”向“数据产生业务”转变。建成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20余个。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单位2600余家,从业人员22.6万人,去年总产值达724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