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体育心理学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

发表于 2023-12-2 19:58: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反映的是体育运动核心和现实法则,是探索人们体育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的一种形式。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和体育训练指导,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人身体素质、心理品质、道德修养等的全面提升。

体育心理学视域下,教师在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体育教学活动,能将体育心理学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从而针对性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在体育锻炼层面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重视体育心理教育,提升学生心理水平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与态度,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与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心理教育,提升大学生体育心理水平,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现实基础。教师可通过线上直播、云上微课堂、线下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体育心理主题教学,以体育心理学理论和运用技能、相关案例、实践经验等,提高学生对体育心理的重视程度。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邀请体育心理知名专家、体育教学优秀教师、体育界优秀人物等来校开展讲座,使学生近距离感知体育优秀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名师效应、朋辈效应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兴趣,享受体育锻炼,并在教师带领下,让学生学习体育心理分析和体育心理干预措施,以全面提升学生心理水平。

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方法时,应以学生体育心理素养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实践,在供需平衡中强化体育教学实效。例如,重新编排、简化体育动作,将复杂且危险性高的体育动作转化为基础性、科学性强的体育锻炼。同时,融入趣味性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克服对体育锻炼的畏难心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锻炼技巧,在体育心理学的实践中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应用体育心理学开展教学

体育心理学视域下,体育教学的创新实践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体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依据体育教学现状,有选择地应用相关理论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将体育心理学融入体育教学。

提供专业化培训。高校应定期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体育教师系统学习体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完善体育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强化体育教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体育教学的技能。

自觉开展理论研究。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心理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要影响,自觉开展理论研究,并在日常教学中有选择地应用相关理论,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模仿理论,设计体育活动表象训练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体育锻炼的动作与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在模仿过程中不断重复、调整锻炼动作,带领学生将头脑中的活动表现转化为肢体动作,最终完成体育锻炼。以此在体育心理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在模仿、实践、探索等过程中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

(徐开亚,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