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回复: 0

陈鹏程:打服“洋专家”,把煤制油技术牢牢攥手里

发表于 2023-12-4 21:2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打服“洋专家”,把煤制油技术牢牢攥手里!宁夏陈鹏程打破技术垄断上榜“身边的大国工匠”
宁夏日报记者 陈郁
近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评选的第九季“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名单揭晓,共评选出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身边的大国工匠”100名,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陈鹏程榜上有名。

陈鹏程和同事交流技术创新问题。
“如果把煤制油项目比作‘航母’,那我就是这艘‘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平凡但不可或缺,此次上榜‘身边的大国工匠’,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我将努力做一颗最可靠的‘螺丝钉’。”陈鹏程说。从事煤化工事业17年来,面对煤制油技术“卡脖子”难题,他和同事深耕自主创新一线,先后完成多项重大国产化技术、装备及材料的试车改造任务,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
1999年,宁夏煤业启动煤制油项目,但国外成熟技术的引进也变得越来越难,要么毫无工业化价值,要么面对一场苛刻的条件,而关键核心技术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自此,“把煤制油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成为了所有煤制油化工人的梦想。200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陈鹏程来到煤制油化工基地,成为立志要圆煤制油技术自主创新梦的团队中的一员。
当时,烯烃项目采用的进口GSP干煤粉气化装置,属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单试问题多、连试不合格,参与试车的中国技术人员都十分着急,“恨不得一天变成两天用”。但供应商派来的“洋专家”却不以为意,屡屡对中方技术人员的修改意见说“NO!”陈鹏程和同事不等不靠不要,焚膏继晷搞研究,终于提出了原创技改“中国方案”。疏松元件国产化、组合烧嘴自己改、工艺流程不断优化.....自主进行改造后,气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洋专家”被“打服”,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向他们眼中的“土专家”竖起大拇指。

陈鹏程(左二)以细节管理保装置稳定运行,将原计划气化炉检修45天压缩到25天。
17年来,陈鹏程牵头创办“神气”创新工作室,实施技改优化项目110多项,解决了GSP点不了火、投不了煤、挂不了渣、不能长周期运行等重大瓶颈问题,这些国产化技术最终都应用到了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神宁炉”的建设当中。他参与“神宁炉”的技术攻关,形成长周期运行6大技改方向,完成6项重要改造,发表《GSP干煤粉气化技术的应用及优化》《劣质粉煤气化技术选择探索》等论文6篇,授权专利7项,在技术上首次实现了23台气化炉同步在线运行,“神宁炉”荣获“中国专利金奖”,技术创效超过1.36亿元。
“煤制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今后我将加强学习,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伟大号召,发扬‘干’字精神,为祖国的煤制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陈鹏程的话语铿锵而坚定。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