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0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高原兄弟的石油情

发表于 2023-12-4 21:34: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原标题:高原兄弟的石油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张文娟 吴海燕

不久前,记者走进青海油田柴西北原油外输管道中间站,入眼便是干净整洁的院子,周围环绕着色彩斑斓的小花,俨然成了一个小花园。小院主人,身形纤瘦、肤色偏黑的熊海林迎面走来。

院子里一间不大的板房就是熊海林的卧室,房间里放着几盆长势不错的盆栽花,一张单人床占据了“半壁江山”。床头放着一台座机,这是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

1993年,熊海林来到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30年间,他干过修井工、采油工,当过司机、办事员、队长。

2019年10月,柴西北原油外输管道投产,包括管道中间站在内的3座加热场站正式运行。这里海拔3027米,常年干燥缺氧、风沙肆虐,没有通信讯号。

熊海林带着朋友送的小狗——“小黑”,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山坳,成为一名管道巡护工。每日清晨,熊海林起床后就会和“小黑”唠叨一会儿,“今天把站内的各项参数检查好,明天该去巡线了……”将近8时,熊海林准时开始当天的站内检查。

柴西北油区原油外输管道3个中间站中,2号中间站是唯一设有驻地的,两台600KW加热炉、一套收发球筒、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撑起整个小站。锅炉的各类参数熊海林都牢记于心,时间久了,他一听控制室传出的报警器声响,就能判断哪个点位出了问题。

每隔一段时间,熊海林就会开着皮卡车前往青海油田南翼山生活基地补充生活物资。

“哥,最近怎么样?”正在南翼山生活基地装食材的熊海林,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哥哥熊海明。

“挺好的。你怎么样,身体还好吧?”熊海明关心地说。

这次碰面是兄弟俩提前约好的。熊海明驻守在南翼山生活基地东北边的青海油田风西区块,5年间,他亲历了区块从无到有的开发历程。

身兼采油工、驾驶员、发电工数职的熊海明,是大家口中的“大拿”。每天,他要了解各单井压力、产液的变化,合理安排巡检,还要负责车辆日常保养。受地形限制,风西区块驻地用电全靠4台柴油机发电。“这几台发电机可是我的‘宝贝疙瘩’,要注意防冻保温。”熊海明说。

提起弟弟熊海林,熊海明言语间满是自豪,“他耐得住寂寞,很乐观,他种的花和蔬果都很不错呢。”

明年,熊海林打算把小花园再往外扩一扩,让整个小站被鲜花和绿色围绕,用热爱为高原荒漠增添更多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