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将味蕾寄予机器人 当下无法做到

发表于 2023-12-7 15:10: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将味蕾寄予机器人 当下无法做到

科技与餐饮的概念营销,突然不“香”了。近日,温州街头一家“机器人面吧”试开业不久就遭遇滑铁卢,人气惨淡入不敷出,即便放出“免费吃面”的大招,也留不住客人,陷入倒闭危机。

机器人进入餐饮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机器人刀削面已经红了好几年,在一些中央厨房,机器和人工智能的介入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像这家店做得如此彻底,从和面、压制面,再到烧面,一条龙全部用机器取代还比较罕见。

照理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科技与餐饮的概念组合充满了想像力,市场前景应该诱人,但是,插上人工智能翅膀的“机器人面吧”何以没能飞起来,这就值得好好探究。

影响一家面馆生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地段、人流、味道等都有可能。面对全流程都是机器人操作的新事物,消费者的顾虑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消费者会担心机器人手艺怎么样,口味怎么样,食品安全能不能做到位等等。

相比于其它行业,餐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表面上看似门槛不高,似乎可以大有作为,但恰恰餐饮本身就众口难调,不是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取代的一个领域。因为影响食客味道的因素实在太多,同一份食材、配料,不同的烹制方法、烹制时间、火候的掌握,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味道。传承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式餐饮,不是那么容易用程序、指令和机械控制的。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手工面手工制作,灶台前烧面师傅的手艺和流程,是挑起食欲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食客驻足的美好体验,而这是当下的机器人还做不到的。将自己的味蕾寄予冰冷的机器,这面似乎也就变得“冷冰冰”,这可能是当下很多人难以接受的原因。

从长远来看,餐饮行业总要面对人工智能的深度挑战,人工智能携技术、标准化等重器,传统人工则手握风味、个性化制作底牌,两强相遇谁能胜出,最终还要看两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合,取长补短。

这样的失败案例提醒大家,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快。相信不止一家餐饮企业已经盯上了人工智能,可若是只求技术上的亮眼,而脱离现实条件和食客心理,这显然并不可取。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另一方面让食客慢慢建立信任。这都是水磨功夫急不得,不妨等一等,等等技术和人心慢慢靠拢。(高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