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低碳园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发表于 2023-12-8 09:49: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冬时节,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成排高耸的柱状罐体和管道交叉连接,占地约20亩的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同步制氮装置正在运行。
  “项目投产运行以来,在满负荷的运行工况下,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每年10万吨,同时每小时副产氮气15000立方米。”公司副总经理张健说,该项目目前捕集率达到80%,纯度达99.5%,实现了可持续的微利运营。
  在“双碳”背景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紧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优化能源结构、集链成群、打造低碳物流体系,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内绿色低碳园区标杆。
  面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需求刚性增长等现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全国化工园区中率先编制了《绿色低碳发展规划》,邀请专家为开发区绿色发展“问诊把脉”,多措并举推进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减碳降碳,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以来,开发区投资75亿元,实施了133个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35万吨标准煤、降碳98万吨。
  近年来,开发区持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构建项目产品、公用工程、能源资源循环使用的循环经济,提高了绿色化发展水平。此外,开发区还建立起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6个行业平台,协同实现对区内158家“四上”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危化品车辆的生产运行、安全环保、物流调度的一体化智慧化整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化生产。目前园区已培育了国家和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应用场景15个,预计“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0%以上。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交通优势显著,可降低园区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实现低碳物流。目前,东营港区已建成13公里的引桥,13公里的南、北防波堤,59个码头泊位、42公里的公共管廊带和2200万立方米的配套库区与区内工业企业的无缝衔接,疏港铁路港口支线年底前将全面建成,这些项目正全面集成“港口—铁路—管道联运为主导、公路运输为辅助”的综合物流网,成为全国化工集群中结构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绿色低碳物流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