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2

发烧后怎样吃 才可以补身体

发表于 2023-12-9 10:5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因为生病发烧而吃不下饭的人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要忌口各种高蛋白质的食物吗?
为什么医生不让一些发烧病人多吃高蛋白质食物
其实这个建议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首先,蛋白质食物吃多了可能会导致身体散热增加,炎症反应上升,医生可能担心影响身体康复。比如,有些孩子吃了牛羊肉之后,发炎情况会变严重。
其次,高烧时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相比于柔软的淀粉类食物,大块牛肉、整煮鸡蛋等食物的消化难度要大得多。它们需要更多的胃酸、更多的蛋白酶、更多的胆汁帮忙才能搞定。
再次,疾病状态时更容易出现食物不耐受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烧时不仅身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肠道也可能有炎症,屏障功能下降,微生物平衡紊乱。一些没有消化的产物进入体内,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比如有些食物平时吃了没事,生病时吃了就会不舒服。再比如,有些孩子在发烧时会对鸡肉、鸡蛋、奶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很敏感,吃了之后就咳嗽,或者吃了之后喉咙里的痰会增加,会喘息,等等。
民间说“鱼生火肉生痰”,大概可以用这些原因来解释,不过,这些不良反应不仅限于动物性食品。如果吃烤干的坚果,以及油炸的花生、薯片、炸豆等难消化植物性食物,也一样可能会有不良反应的。
所以,在发烧和食欲不振时暂时优先吃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这话总体是对的。
不过也要注意,从另一方面来说,连续饿几天也是不利于身体康复的。尤其是当下和支原体病毒及各种细菌持续“开战”,也是一件非常消耗营养的事情。如果真的是连着两三天甚至更久吃不下东西,只喝点汤水,或者虽然也吃点饭,但吃得太少,那就会妨碍到身体的康复了。
发烧病人在饮食上重点需要补充什么
具体吃什么,主要看病人的食欲。在食物新鲜、有营养的前提下,如果他们很想吃,就不必刻意阻拦。如果不想吃,就要想各种办法把能量、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补进去。
1.主食要尽可能多吃点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吃够主食的话,即便蛋白质吃够了,也都当成热量浪费了,不会真正补到身体上。如果不能吃米饭、馒头,还可以吃浓米粥、软汤面等,可以吃土豆泥、山药糊等,不妨一天多吃几次。这时候,只要是容易消化的食物,病人能吃进去的,都可以尝试。
2.在病人能接受的范围里,在主食中加入多样化食材
比如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等。如果不能直接吃果蔬,可以蒸熟、炖软、切茸、压泥,可以把菜叶切碎煮在软汤面或粥里吃。
3.蛋白质食物要补充得循序渐进
在食欲不振时,先不要直接给大肉块、整煮蛋、炒蛋等。比如说,蛋可以先做成蛋花或蛋羹,肉可以切碎做成肉茸,还可以用压力锅或电炖锅炖软等。如果实在不想吃肉,可以先喝去油的肉汤,然后尝试把炖软切碎的肉末加入到粥里、汤面里。
按病人的食欲,从少到多,慢慢增加蛋白质食物,逐渐增加品种。等到食欲好起来、消化能力强起来之后,再吃“硬菜”也不迟。
4.如果食量持续严重不足,可补充一些全营养产品
包括蛋白粉类产品。可以把这些产品加入到粥里、山药糊里、藕粉糊里,调成半流食。消化不良的情况下,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员使用助消化和有益胃肠的产品,如复合消化酶产品、益生菌产品等。
5.适当补充维生素
发烧过程中维生素的消耗量增大,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疾病应激和炎症反应过程中,维生素C的消耗量会增加;发烧时代谢率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也会上升。
另外,维生素D对正常抗病力也十分重要,而维生素A不仅为抗炎反应所需,而且在呼吸道组织的损伤修复中必不可少。病人吃大粒复合营养素丸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可以用小药片和小胶囊,以及粉状的营养补充品。
6.远离低营养价值、难消化、过敏及不耐受的食品
举例来说就是要避免油炸、油煎、熏烤食物,避免太硬的食物,避免高糖、高油的加工食品。容易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也要避免。
7.调味不油腻、不刺激,但应当注意促进食欲
只要血压基本正常,这时候可以少量加点盐,加点鸡精、味精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在发烧出汗之后,需要补充钠盐等电解质,也需要补充氨基酸。适当加一点钠盐有利于胃酸的产生;加点鲜味氨基酸,可以给肠道细胞增加动力,也能增加病人的食欲。
范志红(据《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0:51:30 | 查看全部
调味不油腻、不刺激,但应当注意促进食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9 11:24:18 | 查看全部
适当加一点钠盐有利于胃酸的产生;加点鲜味氨基酸,可以给肠道细胞增加动力,也能增加病人的食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