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发表于 2023-12-10 19:33: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古国时代”文明内涵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
  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自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围绕浙江余杭良渚、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29处核心遗址,在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精心设计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解开更多史前文明的谜团
  与探源工程前四个阶段相比,第五阶段对“古国时代”文明内涵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化,解开了更多史前文明的谜团。
  李群介绍,大约从距今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和“王朝”两个时代。
  “古国时代”,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黄河下游的焦家遗址、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中原的陶寺遗址和北方的石峁遗址等文明体,在这一时期纷纷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最近几年,在良渚遗址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发现了350余处遗址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双组长之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弛介绍,“良渚遗址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和原有的11条水坝属于同一时期,这说明到良渚中期时,这30多条水坝、莫角山、反山和良渚古城都是统一规划,在短时期内营建的,良渚社会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距今4300年至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和北方地区开展新一轮的文明化发展,进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基础。
  距今3800年之后,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王朝时代”开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说:“二里头遗址很可能就是夏代晚期的都城。”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了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则的网络区域。“这三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是二里头的布局更像是现代城市中的一个个街区,原来认为它只有9个格的‘井字形’样态。目前,整个二里头遗址内可能存在至少15个方格,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排除还有新增加方格的可能性。”常怀颖介绍,“每个方格的方向是垂直或平行的,方格的大小也是有规划的,体现了城市营建中的整体性布局和规划。”这种规划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暗示当时已经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统治模式,标志着二里头进入了王朝国家。
  多学科协同提供更多“密钥”
  在第五阶段的工作中,多学科协同的特点凸显,为解读史前文明提供了更多“密钥”。
  “本次探源工程的课题,一半是由科技考古的专家来领衔的。”张弛介绍。古环境复原、遥感测绘、动植物遗存检测等已成为田野考古工作新的岗位;实验室分析技术与田野考古工作不断融合,信息获取水平大幅提升;考古方舱和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应用,促进了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紧密结合……
  多学科协同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年代学研究重点解决了石峁皇城台、内城、外城空间布局的年代。针对山西兴县碧村遗址的白灰地面开展了测年方法研究,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
  农业自古至今是文明发展的关键钥匙。多学科的协同研究显示,距今7000年以来,生业经济反映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中原及北方地区显示出明显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重要水田遗迹表明,稻作农业发展是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复杂社会进程,并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多学科合作,考古学者从三星堆祭祀坑挖掘出更多的秘密。常怀颖介绍,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但器物年代则有早有晚。关于器物坑的选址,结合环境考古发现,“他们埋藏器物的地方是有讲究的,是在河边偏高的台地上”。祭祀坑中的神树、神面具、神兽等器物,存在三星堆本地生产的可能性。三星堆出土的纺织品很多是家蚕即桑蚕的制品。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考古学者还发现三星堆器物坑中许多器物是可以跨坑进行拼合的,进一步揭示出三星堆祭祀行为的面貌:“把一件器物打碎,埋葬在不同的坑里,这指向了埋藏行为可能是一次性的仪式行为。”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许多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不断还原更真实生动的远古生产生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答。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0日 0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