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苏美科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线职工钱鑫领衔研发的“单晶硅片切割方法”发明专利,解决了现有工艺进刀厚薄TTV不可控难题;丹阳供电公司一线员工方美芳设计的“一种连接绝缘横担与电杆的辅助装置”,实现不停电就能作业;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徐盼盼完成的“新一代高强高模高韧碳纤维HM50-12K”,获中国技协举办的全国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正在公示中)……今年以来,镇江12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获得好评。
近年来,镇江锚定产业强市“一号战略”,着力打造“四群八链”产业体系。“在助推新型工业化征程中,镇江各级工会打造一线职工‘小兵立大功’群众性创新活动品牌,引领产业工人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为推动镇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坚强支撑。”镇江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高国成说。
建平台,激发创新原动力
“钱鑫领衔研发的应用于降低TTV的‘单晶硅片切割方法’发明专利,为公司新增37.8339 亿元销售收入,新增3.8542亿元利润,新增14.8441亿元的出口额。”江苏美科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干部黄振华介绍,钱鑫被同事们称为发明“大咖”,他发明的单晶硅片切割方法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被评为2023年镇江市职工十大发明专利。
镇江市总工会会同市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知识产权局,持续10余年开展职工十大科技创新、先进操作法、发明专利认定行动,打造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创造的示范性品牌。镇江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二级巡视员胡云霞说,市总工会每年开展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已累计命名160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2家市级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10家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家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9个。
强激励,钻研技能热情高
让“小兵立大功”,金东纸业以产改为突破点,引导全员出“金点子”。金东纸业工会主席张笑如说,产改以来,全员提案数量超过14168条,产生金点子15个、银点子2个、铜点子1个,实现效益1377.4万元。
把产业工人发展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军说,公司大力推进职称、技能等级评定与职工薪资挂钩,激发产业工人学技术、钻研技能的积极性。2021年以来,该公司2人晋升高级职称,18人晋升中级职称,40人获评初级职称。
丹阳眼镜行业采用“能级工资”,明确分配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学历技能等级提升、劳动竞赛获奖的职工倾斜,激发职工学技术、搞发明、敢创造的积极性,破解眼镜企业“用工荒”难题。
“找准推进职工创新的难点堵点,将群众性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考评内容。”胡云霞说,镇江给予劳模创新工作室资金资助,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按职工创新贡献进行分配,大力推行“能级工资”,打通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发展互通渠道等,让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创造智慧得到充分释放。
迸活力,产业强市新引擎
不停电就能作业,是丹阳供电公司一线员工方美芳的设计成果。丹阳供电公司工会主席汤玲说,方美芳设计的方案,可为每条线路创造254万元经济效益,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在镇江,“小兵立大功”蔚然成风。全市43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合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果300项;4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935项。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创造的支持力度,引导激励更多职工立足岗位开展攻关革新,解决身边的技术难题。”高国成说,全市工会将全面落实工会十八大部署要求,贯彻镇江新型工业化推进会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镇江产业强市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