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回复: 0

“静悄悄的帮助”很暖心

发表于 2023-12-14 15:0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静悄悄的帮助”很暖心

【关键词】爱心“暗号”

【事件】在四川成都一家小吃店,告诉店员来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囊中羞涩的人就可以免费用餐。类似的爱心“暗号”,出现在许多地方:陕西西安一家饺子馆的“A套餐”、安徽合肥一家早餐店的“单人套餐”、浙江乐清一家面馆的“一碗面套餐”……报出爱心“暗号”便可用餐,善行善举悄然完成,让受助者心中暖意融融。

【点评】

人生之路漫漫,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陷入困境。“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这是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美好品质。提供帮助时,注重维护受助者尊严、保护其隐私,这样的爱心善举更暖心。以尊重、平等的方式开展慈善救助,将让更多人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助,摆脱困境后乐于接力传递爱心,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友好互助的正向循环。

身处困顿的人,需要的不仅是具体的帮助,也包括对其处境和心理需求的体察。慈善法规定,“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教育部等6部门出台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让受助者寻求帮助时不必让渡个人隐私,合理合法也合情,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分包容体谅,顾及受助者尊严和隐私的帮助,也更符合助人悦己的初衷。广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在公示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等信息时,隐藏关键个人信息,兼顾公开透明与隐私保护;河南洛阳市总工会在助学活动中不再设置助学金集中发放仪式、合影等环节,而是直接把款项打到受资助学生账户;南京理工大学根据饭卡消费记录,为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消费低于一定额度的学生“点对点”充饭卡,“静悄悄”地帮助贫困学子……这些做法受到点赞和欢迎,表明更多人希望在行善助人过程中做到将心比心、尊重他人。再细致一些、再贴心一些,除了把物质帮助送到受助者手上,也切实保护受助者的人格尊严、把人文关怀送到他们心上,这样的慈善救助充满了温情。

一个个爱心“暗号”成功对接,一次次帮助“无声”抵达,我们期待更多慈善救助能与受助人共情,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抚慰人心、温柔岁月。(卢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