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绕线工周维
□佘丹
“铛……铛”“嗡……嗡”“哒哒哒……”走进贵州省贵阳市航天电器所属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泉电机”)电枢装配车间,锤子敲击声、轮子滚动声、抽屉开合声、机器轰鸣声……属于这个车间的“音乐”声声入耳。四五排工人身着整齐的工装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位略显清瘦的女孩安静地坐在自己工位上,手中捻着比头发丝还细三分之一的漆包线,在一元硬币大小的定子上穿梭不停。
“周维,周维……”笔者同这位女孩打招呼,她并没有应答。旁边的工友告诉笔者:“她耳朵有些弱听,工作中的她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你要上去拍拍她的肩膀才行。”
这位需要带着助听器才能与人正常交流的女孩,就是13年磨练终成“全国技术能手”的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绕线工周维。
“我喜欢绕线,从一开始就感兴趣。”与笔者交流中的周维满脸笑意。刚入职林泉电机的周维很好学,师父交给她一个电枢练习,第一次挑战的周维信心满满。“不行,漆包线绝缘层受损、破皮,达不到质量要求,重来。”师父的评价却打击了满怀信心的周维,但也激起了她心底不服输的性格。拿回不合格的电枢后,她拆了绕、绕了拆,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提升,电枢铁芯都被练得外圆散开、破裂。仅用一周时间,她不仅达到质量要求,更提升了加工效率。正是凭着对绕线工种的“情有独钟”与刻苦专研,周维很快在班组同一批新员工中脱颖而出,正式开始独立承担绕线工作。
周维在班组主要负责线径细、加工难度大的旋变电枢加工,多为宇航产品,是公司承接的电机生产任务中难度系数最高,附加值最高的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一次,班组承接了某宇航产品加工任务,周维承担了难度最大的部分,需要将漆包线整齐、受力均匀地一匝一匝规整排列在铁芯齿上,漆包线不能出现打结、破皮或折损,这需要在放大镜下放大50倍才能观察到。该项任务按正常工作日计算需要24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确保一次成功。这对加工者能否长时间高度集中精力、精准把握加工力道、仔细检查每一匝绕组的加工质量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周维一天十几个小时专注在产品的加工和自检上,不敢有丝毫分心。最终出色完成了此次绕线任务,为后续工序争取了49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工作13年间,从周维手上转到下道工序的产品从未返修过。仅有一次因匝数错误被开具过一次质量审理单,痛定思痛的周维创新工作方法,固话每一个齿的线长,在完成绕线后,将所有线长进行对比,为匝数的正确性上了二道保险。这一工作方法也被广泛推广使用。
将质量放在关系到生命的高度去对待,这是周维对产品质量的态度,始终如一。从线径0.25毫米到0.06毫米,周维加工的产品难度越来越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但她从未退缩,并敢于反思、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在2021—2022年科工集团技能大赛中斩获第二名佳绩,同年从中级工直接破格提升为技师。
“我的耳朵不好可以戴助听器,摘下助听器可以更好更快地屏蔽杂音,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还不容易被打扰。” 一直保持微笑的周维显得自信又乐观。
或许正是这样的与众不同,成就了周维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散发出了专属于她的独特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