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0

零食“学历造假”?这股歪风得治

发表于 2023-12-19 16:1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零食“学历造假”?这股歪风得治

何勇海

如今,零食流行“高学历”,“农科院研制”“某某大学开发”成为卖点——据12月17日央视报道,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一款标有“东北农业大学”字样的网红零食展开调查,然而东北农业大学回应称,学校不开展对外生产经营工作,学校与商品包装上所标的委托制造商和受委托制造商没有开展过任何合作。

网红食品“傍”科研院所的名头由来已久,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上海市消保委随机选取了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的食品并开展调查核实,其中5款产品被否认有关联。可见,零食“学历造假”并非个例。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类标榜健康的食品在网上的搜索量与销量不断攀升。在很多人眼里,农科院、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几乎是产品原料专用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加工环节规模化的代名词,符合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然而,有关方面的多次打假,揭开了零食“学历造假”的画皮——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到的食品,未必真的绿色健康,有的经检测质量并不达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问题的关键是,消费者如何知晓、辨别其中的真假?

“学历造假”的零食盛行,会损害科研院所的公信力,消减消费者对正规健康食品的信赖和认可,也会对其他品牌构成不正当竞争,妨碍市场健康发展。各地相关部门应对此类食品和广告宣传来一场重拳整治,这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食品市场清朗环境的要求。各类科研院所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声誉,对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严把质量关,不盲目搞联合研发、贴牌生产;对无合作关系的企业,要及时针对其相关行为发起维权,这不仅是自我保护,也是对消费者和市场负责。食品企业与其把心思放在“学历造假”“装点门面”上,不如把精力、金钱放在谋求差异化发展,放在产品创新和品质上。

零食“学历造假”,这样的歪风必须抓紧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