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18日,历经11年的规划和4年的建设,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承建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正式启用。
该院区距离中心院区直线距离约22公里,建有门诊楼、医技楼、急诊楼、住院楼、科研楼、行政教学楼,占地面积2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1200张,预计日门诊量7500人次。
为了将这座民生工程建造成精品工程,中建八局项目团队战严寒,斗酷暑,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因院区临近古河道新凤河、居民区、商场、地铁等区域,施工环境复杂,项目团队为最大程度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集体围绕“复杂城区环境下的大型综合医院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创新总结,累计创新研发技术17项,并贯穿应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行政教学楼与医疗综合楼之间跨河钢连廊位于新凤河之上,总长约72米,净跨58.8米,宽3.9米,下弦高度4.4米,上弦高度9米,为单跨格构式钢桁架人行廊桥,总重约150吨。面对河道两岸施工场地不足2米,吊装难度大的难题,项目通过“倒梯形”分段单元式吊装方式,提高吊装施工速度和钢连廊整体性;采用特制“滑动支座+钢铰支座”与钢框架连接,抵消后期外界应力导致的位移变形,同时减小同等受力条件下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儿科楼的外立面由红、橙、黄、绿多个颜色的玻璃翼装饰而成。为使悬挑玻璃翼幕墙更加持久、安全,项目团队研发了“双凹式”装饰铝型材代替接驳抓承重,提高玻璃翼的稳定性;通过使用角钢焊制的“[”型软硬组合起吊防爆装置绑扎起吊玻璃翼,解决起吊过程中玻璃弯曲、爆裂风险高等问题;采用玻璃与铝型材软连接,让其不易破碎,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项目通过深入研究“污水处理水解+接触氧化法施工技术”,总结出“机械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接触消毒池+出水渠”的污水处理方案,不仅有效提升污废水净化效率,降低能耗,还提高了污水处理站整体抗负荷能力,且操作简易,实现了手机监控智能化管理,增强了可控性及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