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建宫72年的江苏省南京市工人文化宫,以光辉的历史传承和奋进的时代面貌,日前入选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
从“自建自管”到“自建他管”到“他建他管”,苏州建成三所市级工人文化宫,新成立苏州市工人文化宫联盟,全市职工文化资源实现共享;
不久前,修缮一新的常州工人文化宫重新对外开放,齿轮造型内的铜嵌“工”字,把人们的记忆瞬间拉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职工心中的“学校和乐园”……
近年来,江苏省总工会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示范性服务职工综合体,全省工人文化宫“焕新升级”。
高起点筹建,一站式对接职工需求
在江苏,工人文化宫一般都建在每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工人文化宫设施陈旧、功能缺失,或被占用、拆迁,未能正常运营。
改变,始于2018年。当年12月,江苏省总工会召开专项会议,吹响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工作的号角。
经过一年半左右时间的努力,全省工人文化宫基本上实现了回归公益、聚焦主业。
2020年4月,江苏省政府与省总工会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人文化宫公益保障政策落实。同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江苏省总工会资产阵地建设专项补助管理办法(2020~2025)》出台,明确补助标准和条件。
自此,全省工人文化宫恢复重建工作真正驶入了快车道。
着眼“具有一定规模、满足多元需求、能够持续运营”,江苏推动建成数十个地标性工人文化宫。
2020年4月28日,总投资约5.56亿元的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启用,现已成为当地职工活动首选地之一,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2021年3月11日,苏州市第三工人文化宫启用,依托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的场馆空间,探索“宫馆共建”新模式。苏州市的劳动者拥有了3处文化家园、心灵栖所。
泰州市工人文化宫和即将建成的宿迁市工人文化宫,由政府统一规划,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组成公共设施群,实现集约利用。
灌南县工人文化宫,经过反复评估多个方案,以置换方式实现全面升级,新场所与职工功能需求高度契合。
太仓市工人文化宫由政府出资建设、工会无偿使用等创新实践,也为全省工人文化宫建设开辟了新路子。
江苏省总工会认真贯彻全总印发的《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指导标准》,持续完善工人文化宫建设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机制。在面积把控上划定4档标准,确保建设规模与职工人数、经济水平相匹配;在项目选址上要求紧邻“三区”(城市中心区、职工集聚区、工厂密集区),便利职工往来;在布局架构上对照“3+X”(3指职工教育培训类、职工文化活动类、职工体育类,X指职工服务类或依职能开展其他类)基本功能,力求功能完备、文体平衡;在建设方式上形成“异地重建、资产购置、资产置换、政府投建、原址改造、宫馆共用”6种模式。
方向性引导,多途径提升运营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工人文化宫如何积极探索“两性两化”合作运营模式,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实现高质量、多样化升级?江苏以“两性”为目标导向,以“两化”为灵活途径,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增强效率、增进共享、增补功能、增大影响。
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构设“三个中心”,行政中心牵头管总、公益中心分管自营、拓展中心对接市场,高效管理运营7万多平方米的15个“工”字头场馆。
今年4月28日,南京江宁区工人文化宫建成启用,江宁区工人文化宫连接“12351”职工维权热线,联合司法、人社等部门打造“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通过“一窗一庭三室”为职工维权创造便利。
徐州市工人文化宫与政府和专业机构共建职工创新创业园,提高职工创新创业的容纳力、链动力,已孵化企业345家。
南通市海门区工人文化宫整合文化部门、当地高校、国有企业、社会机构等“四方力量”,有效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管理能力,充实人才队伍。
围绕提高运营能力,江苏省总工会针对资金补助、“两性两化”运作相继出台政策,目前正在起草江苏省工人文化宫建设管理使用办法。下一步,将组建省级工人文化宫联盟,力争在全省实现资源共享。
多维度服务,全覆盖职工活动场景
本着“职工在哪,服务到哪”的原则,江苏全省工人文化宫跟进拓展服务领域,夯实工人文化宫“主阵地”作用。
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建设职工文化公园,搭载园林文化,传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文化宫以外,增设1个基地、15个培训点,每年培训职工超万人。
常州市工人文化宫汇聚百名劳模工匠和行业专家组成“劳模专家名师团”,接收“订单式”点课,近年来走进900多家企业,讲授千余场定制课程。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开发互助保障管理系统和“工惠贷”系统,整合社保、医保、金融等数据要素,实现工会主动发起、职工直接受益的不见面保险理赔,实现职工创业贷款云端办理;用好江苏工会服务网、无锡政务网、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两网三号”,常态化推送线上福利和活动直播,近期全程直播的66对新人职工集体婚礼,收获广泛好评。
江苏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江苏全省工人文化宫的服务手段加快升级、服务维度不断拓展。通过承办大型活动、推出精品课程、升级服务设施,把职工“请进来”;通过进企业、进公园、进社区,把活动“送出去”;通过融入互联网、对接政务云、发布短视频、同步开直播,把阵地“搬上网”。下一步,省总工会还将着力在工人文化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上做出更多努力,进一步推动工人文化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服务职工中取得更大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