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0

期待“冰雪+”释放更多新动能

发表于 2023-12-21 14:3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期待“冰雪+”释放更多新动能

又一个冰雪季来临,京津冀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从张家口崇礼到北京首钢园,滑雪者络绎不绝,欢笑声不绝于耳。数据显示,11月8日至12月11日,仅崇礼就已接待游客84.49万人次。

借着冬奥东风,京津冀冰雪产业乘势而上,逐步成为产业转型新引擎。在延庆,冰雪企业和培训机构纷纷落户,融合多业态的冰雪旅游欣欣向荣;张家口以承办专业滑雪赛事为切入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滑雪度假胜地;为吸引游客享受冬游乐趣、加入冰雪旅游大军,三地联合开启冰雪嘉年华,推出“3+3”冬季精品文旅体验游线路……冰雪消费热火朝天,冰雪活动精彩纷呈,“冷资源”正在加速释放“热效应”。

持续高涨的冰雪消费热,折射出“冰雪+”的无尽潜力与强大动能。众所周知,冰雪运动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巧性,既依赖气候、地理等自然资源条件,又依赖相当的社会消费能力。这些年,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文体需求日益旺盛,为发展冰雪运动奠定了基础。从供给端来看,为了接住“冰雪热”,三地从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冰雪教育、冰雪场馆、冰雪赛事等方方面面协力并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如今新雪季开启,如何让冰雪消费释放更多动能,进而带动三地植厚产业优势,仍需持续探索。

从世界经验看,冰雪经济天然讲究规模聚合效应,靠个别雪场“单兵突进”难以打开局面,只有形成配套完善的“冰雪极”才能叫响品牌。更重要的是,滑雪滑冰属于高端休闲产业,动能牵引性有多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装备制造水平。调查显示,专业的冰雪装备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厚、制造门槛高,目前我国造雪机、压雪车等冰雪场地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尽管已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制造水平与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京津冀而言,一方面,不妨借鉴欧洲阿尔卑斯、北美阿拉斯加及落基山脉这全球两大知名冰雪产业区域,持续深化协同,深化机制合作,不断将冰雪资源串联成线。另一方面,也要立足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加强冰雪服装、冰雪器材等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冰雪蛋糕”。

“作为后冬奥时代的第一个完整雪季,国内滑雪市场正迎来强劲复苏。”冰雪热潮还在延续,冬季激情正被点燃。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万亿元。强优势、补短板,“冰雪+”将释放更多新动能。(范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