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3-12-22 A03版●观点 山西工人报
善水
前不久,陕西延安一名被初步诊断为甲状腺癌的冯女士,带着一系列检查单赶赴北京就诊。不料,接诊医生对着冯女士带着的检查结果,一样不少地让她又查了一次全套。如此大批量的重复检查,引发了冯女士的不满。报道刊发以后,也唤起了公众对“医检互认”的期盼。
“医检互认”问题由来已久,重复检查不但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也让患者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破坏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为此,早在2006年2月,原卫生部就印发通知,要求医疗机构间要建立检查互认的制度,不但包括检验结果互认,还包括检查资料互认。到了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又共同制订《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将相关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患者依然饱受重复检查之苦,引发热议也就不难理解了。
“医检互认”虽然是优化医疗流程的重要手段,但仍存在不少堵点,需要完善互认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并努力促进医疗机构积极执行。就如药品加成会引发医院和部分医生开大处方一样,当检验收入成为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多开检查就成为医疗行为中的一个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