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英雄始于普通
——吴菊萍救人事件评论之四
今天才星期二,中企互动平台“企业事评”【本周话题】有必要将“最美妈妈”渲染成道德英雄吗?发在平台上的稿子达到14稿,不论上稿数还是稿子的质量都较好于以往, 这是平台之幸事,是老师们尊重平台、信任平台努力的结果。
本周话题之所以有这么老师发表讨论,也与本周话题的选题有关,“最美妈妈”,因其就生活在我们之中,又因期特别,一是女性,二是妈妈,加之围绕舍已救人这样的话题在近几年一直讨论不断,所以人人都可以发表主见,其他媒体已发了不少评论,我们平台的老师也争相发表高见,敞开言路,各抒已见,是大好事。
讨论有几天了,从发的14篇稿子来分析,有3篇反对,有3篇中立,其余均为正方。看来坚持赞同的观点占了57%,占了一大半。中立、反方的意见也是在肯定吴菊萍救人理应获得最美妈妈称号的同时,提了许多建议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认为,对待吴菊萍勇救孩童这样一件英雄事件,我们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主流思想,必须正面宣传,及时引导,达到让英雄的事迹感动人、鼓舞人。
就平台持中立和反对稿件中的几条观点,我一一开展讨论:
一是把如何防止孩子坠楼事故发生同吴菊萍勇救孩子一同讨论。认为防止孩子坠楼是主要问题,如果孩子不坠楼就不需要吴菊萍这样的英雄了,也没必要树立学习吴菊萍。这样的认识是本末倒置。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杰出代表,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辈出。我们呼唤英雄、我们需要英雄。这不是口号,是实现的需要。不要想像这世界会太平,孩子童坠楼问题不发生,其安突发灾难难道也不会发生了吗?地震、泥石流、火灾等等。没有英雄的出现,是最可怕的;缺少英雄,是民族的悲哀。
二是用“人的本能”解释英雄的壮举。说什么这是最平凡,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这个观点还不少,但必须得到纠正,怎能这样说英雄道英雄呢?灾难、灾害、险情、事故常有发生,但英雄不常有。母亲爱孩子这不是英雄,而是本能、母亲舍去自己的生命,忘记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去救别人家的孩子,这才是英雄,这才是大写的妈妈,这才配“最美妈妈”的荣誉。吃饭是本能,寻找安全是本能、女人爱美是本能,但迎着灾难险情而上,也叫本能吗?英雄不是生下来就是英雄,平常生活里都是凡人,但在最为关键紧要时刻,冲锋上阵不论是死是活才叫英雄。英雄已经出现了,我们怎么还说是平凡呢?
三是吴菊萍和老公对待事件的淡定的认识,我们决不能也这样认识,这样认识只能说明我们是平庸。有人说了,这事没必要渲染,吴菊萍自己都说了,自己不是英雄,你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认为是英雄,坚持认为是了不起的大事。问题在哪个英雄躺在病床,对大众媒体说,“我救人了不起,我是英雄!,你们都来看望我吧!”。正因为吴菊萍和家人保持低调,不愿意给大家添麻烦,不愿意给她那么多荣誉和奖励。自己还身负重伤,关心的是被救孩子的安危。我们就更应该关心她、爱护她、授于荣誉、奖励钱物。宣传她,赞扬她。安抚英雄、张扬正气,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难道,我们不理不问,不奖不赞就对得起吴菊萍和家人吗?
综合上述,我认为:
伟大寓于平凡,英雄始于普通。吴菊萍伸手一接,完成了普通到伟大的升华,从平凡到英雄的华丽转身。有一句话说的好:“英雄原本没有贴标签,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人皆可以为尧舜,亦可以成英雄。翻开英雄的图谱,追寻英雄成长的足迹,可以发现,英雄的壮举无论多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无不始于平凡,成于非凡;也无不孕育在平时,迸发于一时,这是量变积累后引发的质变。吴菊萍工作上追求卓越,生活中追求纯真,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对本职岗位的挚爱、对家人的的珍爱。她的事迹,像西湖美景,像天上日月。吴菊萍构成的道德英雄,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可追可寻、可信可学。
一位革命老人曾指出:“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只要处处向英雄看齐,即使没有机会复制英雄的壮举,但每个人都可以传递英雄火炬,传承英雄基因,让英雄成为时代的主流,让赞美英雄成为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