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0

报告显示农产品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问题最严重

发表于 2023-12-23 18:17: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近日,消费者网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分析报告(2023)。报告显示,在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中,也暴露出了部分负面舆情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价格诱导、违反常识、售后问题、主播问题等方面。

在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中,负面舆情最多的是虚假宣传,占比高达52.48%,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直播间在售卖农产品时故意夸大或捏造产品的特性或功效,通过虚假宣传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其次是质量问题,占比为22.77%,这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收到农产品时存在损坏或腐烂等情况;然后是价格诱导和违反常识问题,占比分别为11.88%和10.23%;售后问题和主播问题占比相对较少,但类似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具体来看,农产品电商直播虚假宣传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是主播虚假助农,通过编造农民悲惨故事,或是塑造农村、偏远地区淳朴形象进行炒作,赚取流量,再将低价收购的农产品高价销售,以获得利益;

二是在售卖农产品时,故意夸大或捏造产品的功效进行虚假宣传,以达到吸睛的目的;

三是消费者收到的商品货不对板,直播间虚构商品产地、商品特点等信息,宣称“野生”“大凉山特产”等,实际为养殖、人工产品,或是发货地与宣传不符等。

质量问题方面,一是消费者在收到农产品时,由于运输原因有损坏或腐烂的情况;二是商家以次充好,故意将保质期不长、不新鲜的农产品掺杂在销售的产品当中,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三是商品缺斤短两,部分商家在农产品打包时少装、漏装,导致商品缺斤少两等。

价格问题方面,一是部分商家将普通农产品当成特产农产品低价销售,误导消费者购买,但往往口味达不到特产农产品的标准,影响市场价格;二是农产品直播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商家为了提升销量,将大批农产品低价出售,使消费者形成价格预期,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优质难以优价等。

违反常识方面,主要是农产品直播电商摆拍不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视频,如菜地里的车厘子、埋在沙土中的无藤哈密瓜、一串串像葡萄一样的夏威夷果,以此为噱头吸引流量。

此外,售后问题主要包含售后态度不佳、退换货难等,主播问题则主要是主播或商家客服辱骂他人、态度欠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