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回复: 0

非中文明互鉴富有历史渊源、充满时代价值

发表于 2023-12-27 06:47: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哈桑·拉杰卜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7日   第 03 版)
  非中文明互鉴是富有历史渊源而又充满时代价值的美好故事。非中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的内涵,也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我深深热爱非洲和中国,非中文明互鉴是富有历史渊源而又充满时代价值的美好故事。非中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的内涵,也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非中文明交流历史悠久。有学者认为,早在公元前2世纪,非中就已经有了交流。随着历史的发展,非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据学者研究,中国宋代时期,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人与中国之间便建立了贸易联系。到了15世纪,郑和远航来到非洲东部。郑和船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商品,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互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地至今仍有与中国相关的文化遗存。

  当前,非中文明交流互鉴的程度逐渐加深。中国传统医学在非洲受到人们欢迎;中国电视剧、音乐和电影走进非洲年轻人的生活;中文教育在非洲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很多非洲人学习中文以更好了解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非中文明交流互鉴正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

  展望未来,非中文明交流互鉴大有可为。非中文明各具特色,双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不仅对创造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助于为双方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文化支撑。非中需要加强教育、知识产权、文化传承等领域合作,共同推动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科技合作也成为非中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非中双方应通过共同研究、技术转让、经验分享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非中还应深化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非中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非中双方都面临着环境保护的紧迫需求,应在该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积极探索加强环境保护的新方法。非中还应共同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林业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重要问题,合作建立生态保护机制。

  人文交流在非中交流合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中各自文化都具有丰富内涵,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双方人民了解对方文化。非中应加强青年交流,积极开展语言学习、文化体验等活动,促进非中民俗、文学、艺术等领域交流,积极为两国人民搭建更多交流平台。

  (作者为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语言学院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