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0

临沂激发创新活力答好理论宣讲之问

发表于 2023-12-30 08:3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谁来讲在哪讲讲什么怎么讲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自“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开展以来,临沂市各级各部门不断推动活动走深走实,通过细分故事内容、宣讲对象,不断扩大受众面,力争实现全领域覆盖。今年以来,临沂市在开展宣讲过程中,以问题导向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着力解决谁来讲、在哪讲、讲什么、怎么讲等问题,让理论故事接地气、入人心。
人人都是宣讲员

  今年以来,兰陵县车辋镇培养了一批熟悉政策、扎根群众、联系群众的基层惠民宣讲骨干,成立“8090”青年惠民宣讲团,已有成员30余人,覆盖党政、组织、纪检、宣传、民政、妇联等多个部门。经过15期岗前培训,这批年轻的宣讲骨干已在该镇完成惠民宣讲60余场次。
  在临沂,走上讲台的并不只有年轻人。沂水县就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支援服务新模式,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助推离退休干部成为理论宣讲骨干。该县成立银龄助企老专家志愿团、老干部乡村振兴服务团、沂蒙乡贤、关“助”青葵和“长者先锋·四季有为”志愿服务团等志愿组织7个,成立志愿项目孵化中心,孵化志愿项目12个,开展志愿骨干培训6次。该平台搭建以来,累计指导成立基层老干部志愿服务分队102支,吸收老干部志愿者1452人,开展各类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450多场次。由于老干部们的宣讲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受到群众的欢迎,为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银发力量”。
  从广大党员和群众需求出发,按照宣讲主体多元化的要求,莒南县分层次、分类别组建成立了以莒南好人、优秀村干部、青年党员志愿者等为代表,涵盖老、中、青三代的理论宣讲人才库。同时,组织开展“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大赛,举办莒南县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组建40人规模的百姓宣讲团。截至目前,莒南县已开展常态化理论宣讲服务活动3400余场次,受众达69万人次。
把宣讲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

  近期,每到晚上7点,沂南县青驼镇西斗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便灯火通明,人群熙攘。农家书屋里坐满了前来听课的村民,道德模范、宣讲骨干把理论宣讲小课堂搬到了群众家门口,通过一堂堂夜间“微课”,点亮了基层精神文明新风尚。“听了孝老爱亲模范刘玉艳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她给我们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以后要好好学习她的事迹,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村民薛念玲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青驼镇聚焦倡树文明新风、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移风易俗等活动,组织各级道德模范、临沂好人、沂南好人利用晚上时间,以“美德夜课堂”的形式走进群众中间,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以“好人”楷模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为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夜间学习中来,真正让“夜课堂”活动接地气、见实效,青驼镇紧贴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宣讲主题,立足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通过丰富的课程、灵活的宣讲方式及专业的宣讲队伍,让群众在一个个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在耳濡目染中提振奋进力量,让诚信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切实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宣讲课堂并不局限于线下,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司法所所长史利伟的讲台就在手机直播间里。“老铁们,欢迎来到‘普法君’直播间。”每天晚上,史利伟都会准时上线,在线公益解答或者连麦解答网友提出的法律问题。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借助短视频平台群众基础好,视频快、短、精等特点,广泛开展公益普法宣讲、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活动,引导更多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让宣讲内容紧贴群众所需

  近期,在河东区九曲街道东来社区,全新打造的“美德信用积分超市”吸引了社区居民驻足,大家在好奇地查看兑换物品的同时,还讨论着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细则。“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捐款捐物、无偿献血……看来只要做好事,就能获得美德信用积分,还能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啊。”社区王大爷一边指着兑换细则一边说。
  自美德信用工作开展以来,河东区结合美德生活方式宣讲活动,共打造了170余处美德信用积分超市,这是河东区“宣讲+”模式的又一次新尝试。“以往我们通过‘宣讲+文明实践’的宣讲模式,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等活动,效果不错。此次‘宣讲+美德信用’试点工作,不仅能激励社区居民美德生活方式行为,更能在社区营造‘人人争美德、事事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九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李汉军说。河东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等阵地,围绕“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开展专题宣讲,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倡导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积极践行自律助人、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孝老爱亲、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人崇德向善、助人利他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家常话”解读大道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得发展咱村的特色产业,通过种好苗子,卖好苗子,让大伙儿富起来!”在平邑县保太镇华家村讲学课堂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华会在绘声绘色地给村民进行政策宣讲,在场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今年,平邑县强化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方式,通过组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群体深入百姓身边开展宣讲,以“家常话”解读大道理,用“身边事”传递正能量,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华家村坚持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在村里设置讲学课堂,打造学习长廊,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在理论学习中总结经验做法,发展壮大本村特色产业,建立高标准阳光花卉大棚,实现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推动实现产业振兴。“思路决定出路,俺们村今年立足种植苗木的优势,带领村民流转土地32亩,建设了高标准温室大棚,改良调优苗木品种,实现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华会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平邑县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播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扩大宣讲影响力,用“家常话”把一个个理论观点讲出来,并做到学习和运用的有机转化,使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参与采写:冯锦秀 黄孝志 李蒙生 杨明 徐俐莉 訾焱 陈文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