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回复: 0

我们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曲调中同行

发表于 2024-1-9 19:05: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生谈】
  作者:范子钰(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学生)
  曾经,我以为传统文化离我很远。时光悠悠千百年,时间的距离似乎也化成了心灵的距离。我曾幼稚地认为,传统文化无非之乎者也,枯燥而无趣;它在天上,我在地上,它在千百年前,我在千百年后,就算有交集,也只能是浅尝辄止。
  这种观念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到来悄然改变。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师生共同走近经典:我们共上论坛,去一点点揭开时光的面纱,俱怀逸兴壮思飞,直上青天揽明月;我们打开第二课堂,把古典搬进来,把古人请过来,听千古悠悠,细数风流。我们参加了经典诵读活动,用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吟出对传统和经典的咏叹;我们在校园诗词大会上大显身手,激烈角逐,在努力赢得比赛的同时,尽情抒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诗词大会上崭露头角,经典诵读比赛荣获一等奖,这些经历在给我带来了鲜花与掌声的同时,也让我看见了一番别样的风景;我还听见,新涛旧浪相遇,撞击出的别样声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从八百里秦川走来,衣袍泽裳的真情让那甲兵矛戟更为金声铿锵;它浮出悠悠汨罗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日月之志上有芰荷芙蓉的清香;它盛在李白邀过明月的佳酿之中,绣口一吐那剑气月光就是半个盛唐;它映在醉里挑灯看剑的烛光里,照亮了壮士肝胆赤忱的万里长路;它与红楼幻梦的飞雪相融,与被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千红万艳同悲一哭……我隔着书页字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未曾被岁月冷却,反而越发滚烫。恰是“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我们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与它同行!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不再束之高阁,落满尘埃,让那古老的琴弦,在悠悠岁月之后,依旧弹着那间关莺语花底滑,融开十二门前的冷光,舞幽壑之潜蛟,直入青天流云,直动人心。我们与那落霞孤鹜,落红新花,流淌在时代的曲调中,在万象更新的未来奏成一曲壮丽的乐章。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9日 1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