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务试金石

发表于 2024-1-10 14:2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务试金石

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梳理一批重点事项,及时复制推广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不懈,狠抓落实,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高效办成一件事”,换句话说,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环节把一件事情办成办好,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群众的办事成本,让群众在办理的每一件事情的高效中减少折腾感、增强获得感。潜台词就是减办事流程、减办理时间、减上交材料、减跑动次数,减掉一切能减可减的环节,把原来的“好几件事”变成“一件事”,把“办好几次”变成“一次办好”。

“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直指当下政务服务中的堵点,回应了办事群众的关切。办一个事情,跑多个部门,花费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不仅消耗办事人员的精力、增加办事群众的成本,而且会导致一些群众和企业错过重要的机会,在心中为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形象减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各地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主动改革创新,涌现了不少生动案例。比如河北雄安一家公司在雄安提交在京设立分公司的资料,当天,营业执照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出件;北京“亦城客厅”开设的“两区”建设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外资企业设立、进出口免退税、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港澳侨身份认定等93项涉外审批事项“一窗”办理。

跨区跨省皆可通办的背后,是打破地域限制和层级壁垒的魄力;只交一次或免交材料的背后,是公共服务数据和分散资源的汇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践,折射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改革劲头、自我加压的工作作风。一件件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效率,既关系政府在企业和群众心中的形象,也直接挂钩职能部门的行政能力。把每一件具体的政务服务办快点、办好点、办利索,既是关切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诉求,也是政府部门应有的自我修炼和担当。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是将“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向纵深的号令,给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标准,旨在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只有精细化摸底审批事项业务,坚决执行行政流程优化再造,打造数据和资源共享矩阵,才能让“高效办成一件事”遍地开花。只有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幸福感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政商关系、干群关系越来越亲近,才能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的效果,形成干事创业、共促发展的氛围。

既办实事又求高效,是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正确服务姿态,营商环境建设离不开,群众生产生活更需要。(辛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