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回复: 1

多力配合  众志成城 ——长篇小说《半遮面》创作的背后

发表于 2024-1-11 22:16: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胡雁冰

羽毛面具犹抱琵琶,桃木剑鞘快意恩仇。

历经四个春秋,四度寒暑,二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半遮面》不再犹抱琵琶,终于问世了。

令我受宠若惊的是,在该书主编撰写的序言《有多少颗脑袋,就有多少种智慧》一文中,居然点名表扬了我。步入业余文学创作之路十年,名字第一次在别人的作品(还是集体创作)里出现,还真有些激动。

我虽然没有参与小说内容的具体创作,却是创作的见证者和前半部分接力写作作品的初读者。也曾对前期一些章节提出过个人的审读建议供主创参考。

后面由于自己有长篇小说《挺进者陈然》(重庆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创作,憾未能继续参与。但一直关注着这部“开创文坛先河——全国二十位作家续写烧脑力作”的进程。

期间,我曾向主创表示,待书出版后一定要写一个读后感。

今手捧既熟悉(曾参与过微信群上对书封设计的讨论)又陌生(不知后面情节如何跌宕起伏)的新书,是该我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一般来说,文学艺术创作多是创作者个人的事情。即便是歌词,在成为一首成功的歌曲前,可能有通晓歌词创作的作曲家的参与修改,那最多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半遮面》不同,她能取得成功,可以说是众志成城的结果!

感受之一:出乎意料。

小说续写大赛的发起人、总评委、文稿编辑、第一主创小妖在序言中介绍,原本这部小说的定位只是一个都市悬疑爱情故事,第一章的取材也是源于她个人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由自己的一次失恋产生的灵感,幻想在渣男的婚礼上开展一场报复行动。而现实是,这种天马行空的计划是不可能实施的,于是便把这个愿望寄托在了小说中。然而,所有参与续写的作者,没有人洞穿她的心事,于是他们的续写都在朝着自己构思的方向延展,一个个崭新的脑洞出现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故事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主创的预想。怀有独门绝技的高手们陆续加入,令小说的悬疑气质和思想格局大为提升,横跨的时间与空间也远远超出了预设的范围。小说的格调从最初的温婉含蓄,到后来的大气磅礴,节奏越来越高亢,立意越来越高远,令人叹为观止。

确实,这不仅超出了主创的预想,也完全不在我的预测中。

由此,《半遮面》的推荐词,应该在“爱情、职场、都市、青春”后面,加上“悬疑、犯罪、阴谋、热血、历史、人性、战争”等。有这么多元素在里面,显然,这本书值得一读。

感受之二:多力配合。

掩卷而思,窃以为《半遮面》的成功,需要不下七种力量配合,方可实现。

首先,得益于该书编辑团队特别是主创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才能够凝聚全国范围内二十位作家参与进来。

其次是智力。这包括二十位参与创作者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宽广的见识和渊博的学识。小说时间跨度较大,一些背景故事、过往历史、当下传闻能够恰如其分地引入和利用,正得益于此。

第三是毅力。《半遮面》从创作至最后出版,历时大约八年。主创没有顽强的毅力是无法做到的。这一点对于读者也是很有启发和教益的。凡事能坚持到最后,再不济也有七八分。

第四是体力,或者说耐力。从60后到00后的这群创作者,都有自己从事的工作或是学业要完成,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强大的体能支撑,是无法完成的。尤其是主创小妖,80后的她业余时间坚持跳舞锻炼,既是能量的储存,也是耐力的磨炼。

第五是洞察力。对当下的创作要求,包括国外区域有争议的地方,既要敏感和熟悉,又要对限制和约束主动规避。为此,该书是在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又反复斟酌修改之后才终于得以呈现。

第六是统筹力。对于主创而言,这尤其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除了要领悟其他每一个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路,还要融合驾驭不同作者风格各异的行文手法,想想就够头疼的了。每当有新的走向出现,还要衔接好前面的,引导好后面的,肯定比独自创作难得多。神奇的是,经过小妖带领的编辑部的组装与润色,整部小说读来酣畅淋漓,毫无语言上的违和感,就好像出自一人之手。

第七是协调力。书的出版也非一帆风顺。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和信息舆论环境下,有许多环节需要沟通和协调,总之,实非易事!

感受之三:一睹为快。

引主创序言中的话: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颇有见地地说过一句话:有多少颗脑袋,就有多少种思想;有多少颗心,就有多少种爱情……

面对《半遮面》“角色名字复杂,人物关系复杂,情节走向复杂,地理变换复杂”等等情况,读者不仅要具有“求知的欲望,探险的精神,揭秘的勇气,持久的耐心”,还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充分的准备”,持续不间断花上三两天时间,方能一气读完,体会其魅力和韵味。否则,你的脑子难免会掉线、断片、甚至成糨糊。

这么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你不试试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2:32:15 | 查看全部
面对《半遮面》“角色名字复杂,人物关系复杂,情节走向复杂,地理变换复杂”等等情况,读者不仅要具有“求知的欲望,探险的精神,揭秘的勇气,持久的耐心”,还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充分的准备”,持续不间断花上三两天时间,方能一气读完,体会其魅力和韵味。否则,你的脑子难免会掉线、断片、甚至成糨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