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片叶子下生活》是刘亮程的又一本散文集,简单质朴的文字,描绘着生活中的亲人、动物、房屋、大自然,带读者走进了一个万物共生的乡村世界。在他笔下,万物都有生命,连最不起眼的虫子,都被赋予了生命的理解。
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虫子是如此渺小,风儿能吹翻它,雨水能打倒它,一道沟,就是它一生的活动空间。在虫子的眼里,人是多么巨大,“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归根结底,人也只是一种“大虫”罢了,“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平等共生的,我们无权把钻进衣服的小虫捉出扔掉,就像大地不会因为瘙痒难耐而把我们扔掉。白居易也说“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不管是虫子还是鸟儿,树木还是花草,我们都应该看到它们的生命,尊重它们。
都说万物皆有灵,小小的虫子也是具有独特智慧的。书里写作者以为那只八条腿的小虫爬到指甲盖尽头就掉下去了,谁知“它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这让作者不禁羞愧于自己的短视和偏见。他想把家中那窝黄蚂蚁赶走,用麦麸把它们引到了邻居李家墙根,又在它们回家路上挖了一个大深槽子,第二天,发现蚂蚁们百折不挠地想办法绕回了家中。也许我们说虫子的智慧只是生存之道,它们无非是在本能地追求生命的延续,而又有哪种生物,不是由生命进化出智慧来呢?
小时候最怕虫子,怕的就是虫子永远灭不完,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虽然有的朝生暮死如蜉蝣,有的仅有几天或几十天的寿命,却有超强的繁衍能力。“早春,只有一半小虫子在漫长冬眠中苏醒,遇到倒春寒,未醒来的小虫子们便能幸存下来,成为又一次生机。”作者自己也幻想着成为一只虫子,和妻子在一片叶子下生活,“一次生一百个孩子”“让田野上到处是我们的子女。”他一定是羡慕着虫子们顽强的生命力吧。繁衍、生存、生生不息,生命的延续才是本质。
有人说,生命的全部,在于寻求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只有躯壳内的生命足够顽强、智慧,才能真正称得上活上一回,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虫子的生命,如此渺小,如此短暂,但是顽强、聪慧,一样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