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9|回复: 0

福建工会:7万多项职工发明“走出”工厂车间

发表于 2024-1-11 22:31: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月5日,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成果展示会上,“福州工匠”、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创新团队负责人宋启明带来的复合型嵌岩单桩和创新型吸力桩导管架基础技术方案引起关注。这一方案不仅催生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吸力泵接口舱盖自动插销结构等多项职工“五小”发明,还实现单台风机安装成本节约1000多万元。

在福建,像宋启明这样靠创新“出圈”的经历并不是个案。自2016年福建省总工会举办首届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以来,该省建立多级工会融合的职工创新成果配套奖励措施,并将“五小”活动作为群众性创新工作重要内容,列入省级年度“产改”工作要点。对获奖的职工创新成果提供全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服务,促进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实现市场化转化。在此推动下,原本单一性的创新赛事延伸为覆盖职工创新多个节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并形成“项目优化—政策催化—平台孵化—成果转化”的全省工会群众性创新生态系统。

“群众性创新生态系统围绕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这一核心进行构建,包括赛前的项目优化、政策催化、平台孵化,赛中的项目评审以及赛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覆盖职工创新项目从孵化到转化的全生命周期。”福建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福州市,依托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一个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于一体的“职工三创生态链条”已经成型。工会自主研发的职工科创成果转移平台收录了5083项职工创新项目,由109位职创专家和102名技术经理人组成的“三创智库”为全省1388件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推动750项职工优秀知识产权挂牌交易,其中6项职工创新成果完成交易总额达2.315亿元。

在泉州,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工匠学院,实现从职工“单体创新”到职工团队“联盟创新”的能力跃升。职工参与创新创造获得国际国内发明展金奖的项目第一完成人不仅可参评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劳模工匠等荣誉,还可借助市总工会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平台,获享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在龙岩,工会联合人社、科技、工信等部门共同构建职工“五小”创新项目评选专家库,形成集“项目指导、推荐、复核”于一体的“五小”创新项目服务链条。龙岩工会还努力推动“五小”创新活动与企业工会绩效考核、企业荣誉推荐评选直接挂钩,“五小”创新成果与职工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岗位晋升互相联动的鼓励机制,形成企业与职工双向成长的“五小”创新工作格局。

据悉,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开展8年来,已累计吸引1520万人次职工带着7万多项发明参赛,项目覆盖机械制造、信息产业、能源及原材料、高新技术、轻工烟草、农林水利等数十个行业系统。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职工创新成果‘闪耀八闽’。”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庄稼汉看来,开展“五小”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活动,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福建各级工会要从“小”做起、向“新”出发,把职工“五小”创新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