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回复: 0

三晋工匠·张晨光:“亿元矿工”的出彩人生

发表于 2024-1-12 21:0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张晨光是煤矿机电维修顶尖高手,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牵头完成重大技改项目10余项,累计创造价值近1.44亿元。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庄矿,他被工友赞为“亿元矿工”。
        1994年,张晨光技校毕业,来到成庄矿参加了工作。当时正值矿井投产前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张晨光主动申请,为外国专家打下手,白天对照图纸在设备旁拆装、接线、调试,晚上对照英汉字典一个个地“啃”专业单词,就这样没日没夜跟着外国专家干了4个月。
       当时,国内大多数矿井对数控编程软件的认识和利用率还很低,这种前沿的技术既无处可用,又无处可学。张晨光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他费劲心思攒钱买了台电脑,学习PLC编程技术,还放弃了三次进机关工作的机会,着了魔似得在钻研井下机电技术。
       1997年,成庄矿主提升皮带突然出现变频器驱动板故障,系统瘫痪,全矿面临着阶段性停产的威胁。如果联系外国厂家最快需要一周才能到矿。张晨光主动请缨,排查故障。
        故障原因很容易就找到了,但困难也出现了。国产的配件,个头儿是进口的三倍,放不进机器里。张晨光就自己动手加工配件,从电板到管道,样样自己来。一个星期后,外国专家来到成庄矿,看着修好的机器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煤矿机械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井下星罗棋布的机电设备成为了现场安全管控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每当井下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张晨光总是冲锋在前,攻克难题。


一天凌晨2时许,张晨光刚从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回到矿上,新改造的提升机编码器显示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张晨光马上下井,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排查与调试,彻底排除了故障。


当煤炭行业陷入寒冬期,企业面临减人提效、降本增效的生存压力时,张晨光带头设计研发矿下自动化传输带,还实现了井下皮带的地面远程控制,减少了井下控制17部皮带所需要的85个岗位约138名岗位工人,每年仅人工成本就能节约1380万元。在全集团推广后,每年节约人工成本上亿元。


后来,张晨光成为炙手可热的高技能人才,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个人力量还不够,就申请在矿上“机电工技术小课堂”,每周四雷打不动搞培训。久而久之,其他队组的工友也跑来听课,培训规模也越来越大。2011年底,还成立了“晨光工作室”,完成EEP仿真设计、井下人车电控自主设计等各类技术创新40余项。


为了把技能培训办出实效,张晨光自主编撰了一整套50余万字的实用教材,还结合实际创立了“四步培训法”形成了“3×5”和“8+3”的培训时间制,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近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