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09|回复: 1

【主持人说题】班组先进文化特质:让职工岗位成才——晓舟 邓传峰

发表于 2011-7-15 16:4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许振超、李斌、白国周、于梦伦……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如果没有所在企业、班组先进文化的孕育和栽培,他们很难创造出今天的传奇。什么是先进的班组文化?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判断:能把新工人培养成技工、能让技工成长为优秀技师、能让技师成长为蓝领精英的班组,其班组文化一定先进来
班组先进文化特质:让职工岗位成才

【主持人说题】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  邓传峰


作为班组的主人,我们是否感受到自己所在班组的文化氛围,是否在创建先进的班组文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否在班组先进文化的氛围中逐渐成长?凭着我们或长或短的工作经历、或多或少的对身边事实的感受体悟、或深或浅的对班组活动和管理的参与,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让职工岗位成才,是班组先进文化的特质之一。
过去,许多职工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上班最关注自己能挣多少钱;今天,大多数职工把工作当成自身成长的必需,把岗位当成施展才能、创造业绩、体现价值的舞台,上班最关心自己有没有发展、有没有获得提升的机会。这种明显的变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得益于班组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孕育。
金牌工人许振超,过去也就是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但后来却创造出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连续刷新集装箱单船装卸作业的世界纪录;上海电气液压泵厂数控专家李斌,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专家型技术工人和技术创新的领头人;还有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白国周,22年如一日工作在煤矿生产第一线,书写了能源化工行业班组安全管理的传奇,打破了危险岗位与安全事故必然相联的“神话”。这些优秀的人才无一不是出在班组,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如果没有他们所在企业、所在班组长期形成的先进文化的孕育和栽培,他们很难创造出今天的传奇。什么是先进的班组文化?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判断:能把新工人培养成技工、能让技工成长为优秀技师、能让技师成长为蓝领精英的班组,其班组文化一定先进。让职工岗位成才,就是先进的班组文化的典型特质。
今天,我们班组职工学习并践行先进的班组文化,应该让更多的班组职工和我们一起在继承班组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先要调整自己,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班组的发展、企业的命运结合起来,让自己与班组形成一致的价值观、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然后在班组大方向、大目标下,踏踏实实从班组起步,从岗位做起,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这是岗位成才的第一步。
     创建先进的班组文化,我们还要做到把企业和班组的需要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这个时代,是靠团队智慧取胜的时代,没有先进的班组文化,就不会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国唯一的由院士当班长的班组——中国航天研究院于梦伦班组的第一任班长于梦伦曾经说:“一个项目得奖的背后,是团队所有人的付出,在攻克难关时,不是一个人去做,而是一个班组团队的投入,成功了荣誉大家分享、失败了我们一起承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边付出自己的知识技能、一边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拿出来在组内共享。”作为院士的于梦伦搞项目攻关,总是招呼大家一起研讨,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别人工作的一个部分、一个流程,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团队、共同营造一个合作的良好氛围,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才会有自己成功的那一刻,才能享有成就感。这就是于梦伦创造的先进的班组文化在职工岗位成才过程中产生的推动力。
      我们知道,每一个优秀的班组都有其不尽相同的发展历程,但“明星员工”、“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却始终是班组的“金字招牌”和最为抢眼的“名片”,而支撑他们光芒四射的支柱,就是我们每个班组职工都在参与并从参与中分享到好处的先进的班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08:48:26 | 查看全部
尊敬的夏老师您辛苦了!!!
祝贺各位上稿的老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