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收取包装费不能忽视消费者权益
盒马鲜生自今年1月1日起推出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同时在外卖场景收取1元包装费。
不只是盒马鲜生。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通过霸王茶姬小程序购买了6杯奶茶,结果发现被商家收取了6元包装费。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包装袋。霸王茶姬回应称,包装费并非按杯收取,而是按保温袋收取,平摊到每杯饮品的保温袋费用就是1元。
在降塑、为包装“瘦身”的大背景下,盒马鲜生推出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举措值得肯定和推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有商家收取1元包装费。这一“动作”引发了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表示,1元包装费虽然不多,但强制收取并不合理;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不需要塑料袋,让配送员自行带回,要求退费;还有消费者表示,商家应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况且,由于大米或者整箱牛奶等已有完善包装,没必要使用塑料袋包装。但是,由于收取包装费,有的商家会在原有包装拎手处系上未使用的塑料袋。这不能不引起消费者质疑。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有关生鲜电商平台、外卖平台收取包装费引发消费者质疑的情况并不鲜见。需要有关部门“站出来”给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我们注意到,很多超市的产品已经通过塑料袋和塑料盒等进行了完善的包装,可有效避免商品破损或者被污染,再额外使用塑料购物袋已无必要。”由于部分平台免费提供购物袋仍在试用期,如果需要额外收费,应当明确提示消费者,并且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充分保障其知情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收取包装费不能忽视消费者权益。有的平台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为吸引消费者不收取包装费,当经营成本或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适当收取一定包装费用或许可以理解,但关键是收费要合理合法,而且要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据此,经营者可以探索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的销售策略,而绝不是简单粗暴地统一收费。一方面,允许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塑料袋或保温袋;另一方面,由于外卖或者超市外送多是送货上门,可以优化仓储和配送环节,使用环保袋配送,待商品送货上门后再由配送人员带回包装袋。
据报道,目前,消费者购买霸王茶姬时已能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保温袋;而盒马则提示消费者,如果发现所购买的商品未使用购物袋,可联系客服退回包装费用。笔者以为,这才是商家应有的态度和可取的做法。(周志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