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再送“天舟” 见证更好的长七火箭

发表于 2024-1-18 10:39: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通讯员 顾航瑜 桑茜
  1月17日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第七次与天舟货运飞船携手奔赴太空。
  作为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七火箭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被称为“空间站货运专列”。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总装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供图
  在研制过程中,长七火箭完全按照载人火箭的可靠性标准设计。
  长七火箭对发动机工作性能要求很高,每一台都是优选优配。为了提高异常故障应对能力,保证火箭的高可靠性,其运载能力余量、入轨精度指标、可靠性指标都高于设计标准。
  在火箭院长七火箭发射队队员看来,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是长七火箭的首要使命——“空间站发射任务不容有失,让每一发火箭的性能比上一发更可靠、入轨精度更高,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长七火箭在研制阶段曾突破近百项创新技术。据介绍,本发任务中,火箭有多项技术状态变化,包括适应总体要求、提高火箭使用操作便捷性、落实发动机可靠性增长项目、提高运载能力等。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距离海边仅有一公里左右。为了提高对潮湿气候的应对能力,长七火箭首次尝试在转运到发射塔架后,给整流罩穿上轻便型罩衣,尽量让箭体与“高温、高湿、高盐雾”的外界环境隔绝。
  不同于发射卫星,即使入轨后位置略有偏差也可以慢慢调整,长七火箭护送的天舟货运飞船,要在距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轨道上对接以7.8千米/秒速度运行的空间站,入轨精度与可靠性同等重要。为了确保入轨精度,火箭不断根据之前任务的偏差修正轨迹;同时,导航功能也变得更加智能——通过迭代制导控制,二子级火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航向,将货运飞船送到设定位置。
  据了解,长七火箭在发射场的工作时间从最初的40多天压缩到只需要20多天,随着火箭各系统综合性能不断提升,测发周期也由早期的38天缩短到目前的25天。
  “为提高载荷适应范围,充分发挥火箭潜力,创造出更多价值,目前我们正在开展5.2米整流罩的研制工作。”发射队员透露,未来几年,长七火箭将继续执行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行提供物资保障。此外,长七火箭还将凭借精度高、稳定性好、运载能力强的优势,与更多有效载荷联手探索太空。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8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