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公共卫生间标识要更明晰

发表于 2024-1-18 14:24: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公共卫生间标识要更明晰

近日,老伯因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尽管这件事情得到了解决,但相关讨论并未就此平息。不少人纷纷吐槽商场、酒店、景区、医院等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标识越来越晦涩难懂,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更是如此。有些没有中文标识,有些甚至只有抽象图案,让人看了一头雾水。(据1月17日澎湃新闻)

公共卫生间标识,原本是最简单的符号系统,仅用来区分两性而已。在很长时间内,这套标识都非常简洁,在美观、质感与意趣等层面,并未有太多的考虑。而近些年来,所谓的“设计美学”大行其道,原本平平无奇、难以出彩的公共卫生间标识,也被拿出来大做了一波文章——这个“创意竞赛”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符号标识的抽象。

因为抽象,所以难懂。明明“男”“女”二字就可分得一清二楚,却非要故弄玄虚。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当然是本末倒置。事实上,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市政工程的建设,视觉符号系统的打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建筑主体、硬件设施等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打造特别的“视觉符号系统”,更是被视作彰显差异性的关键。除了公共卫生间标识之外,导览图、路牌乃至紧急疏散标志,都在“求新求变”。

现代城市空间内,视觉符号系统的抽象化,并非孤立的。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虚浮化”“去功能化”的趋势。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很多时候,人们对各种标识基本上就是一扫而过,并不会真正从中读取更多信息。比如商场的楼层导视,很多做得精巧无比,其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装置艺术”或“美学布景”,原本应由它承载的信息指引功能,反而大大弱化。

视觉符号系统整体“虚浮化”“去功能化”,也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一些实用的基础符号也被“拉下水”,公共卫生间标识就属于这类:我们只是想弄清楚哪个是男厕、女厕,但设计者偏偏要谈美学、炫创意。情急之下,终究不免尴尬了。特别是当下很多新式的公共卫生间标识,只照顾了年轻人的文化背景,却罔顾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从本质上看,这也是一种圈层隔膜、年龄壁垒。

一言以蔽之,公共卫生间是为了解决内急,其标识系统的设计,也应回归这一原点。那些花里胡哨的创新,自以为是的炫技,还是换个地方刷存在感吧。(然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