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32|回复: 0

中国最早的窑神碑--德应侯碑

发表于 2011-7-16 22:4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刻于元丰七年,立于耀州中心窑场黄堡镇的德应侯碑,据考证,是中国目前所存最早的窑神碑.河南几个窑口都曾有从耀州请窑神并立神庙的记载.
德应侯碑的发现颇有传奇色彩.1953年,冯先铭来铜川考查耀州窑址,一心想找文字证据,苦心求而不得.忽一日,在当时的一所小学午餐时,忽然发现,学生们当饭桌的大石板上面字!职业的习惯让他不由得看一眼.这一看可不得了:居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北宋所立的窑神碑.且是"到代的完整器,品相一流,"文字一个不少.
韦小宝所引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就是德应侯碑中,评价耀州窑青瓷的名句.


黄堡镇瓷窑封 宋张隆《德应侯碑记》

     熙宁中,尚书郎阎公作宰华原郡。越明年,时和政通,奏上神封德应侯。贤侯上章,天子下论,明神受封,庙食终古,不甚盛哉?侯据黄堡之西南,附于山椒;青峰回护,绿水滂泻,草木奇怪;下视居人,如在掌内。居人以陶业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均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煅烧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人也是赖以为利,岂不归于神之功也?至有绝大火,启其窑而观之,往往清水盈鞠,昆虫活动,皆莫其究其所自来,必曰神之化也。陶人居多沿长河之上,日以废泥投水,随波而下,至于山侧,悉化为白泥,殊无毫发之余混沙石之中,其灵又不可究也。殿之梁间,板记且古,载柏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而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泥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火。甄陶之术,由于匠工得法,愈精于前矣。民到今为立祠堂,在侯之庙中,永报休功,不亦宜乎?一方之人赖侯为之衣食之源,日祗敬畏,曾无少懈。得利尤大者,其惟茂陵马化成耳,岁还牲豕荐享,又喜施财为之完饰,此所谓"积善之家,宜有余庆"者也。易曰:"显诸仁,藏诸用。一正合侯之功矣。隆退栖林泉之下,永不笔砚;一日,太原王从政至于门,且言马君事侯之勤,俾文刻碑石,将使万古之下,传之无穷;又皆知侯因阎太守而位列于山,其功当不在王公之下矣。斯诚可记,固无惜荒唐之道,直笔以书之。大宋元丰七年九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