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公共标识不该花里胡哨

发表于 2024-1-22 13:5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公共标识不该花里胡哨

近期,有关“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话题登上热搜。视频中,六旬老人解释自己是耕地的,看不懂英文和图案,没有中文作为指引,只能依靠农村左男右女的习惯才误闯厕所。老伯背后的无奈引起不少网友共鸣,公共标识越来越难懂。

公共标识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要素,主要作用是指示、提示、警示或规定特定行为,以方便公众识别和遵守。然而,现今越来越多的公共标识背离设计的初衷,进入“标而不识”的怪圈,给公众日常生活“添堵加塞”。以公共厕所标识为例,简单男、女二字便可以区分不同性别,做到一目了然。在过分追求设计感下,“男”“女”汉字被花里胡哨的几何图案、象形文字、简笔画等难以辨别的形象代替,无法发挥标识最基本的指示作用,使人不仅内急还心急。以此类推,景区导览图、指示路牌、进出口提示等标识都部分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

诚然,好的设计会让标识赏心悦目,留下深刻印象。但公共标识应拒绝花里胡哨,回归服务大众本身,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以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前提,除去多余的装饰,突出公共标识的核心信息,使其更易于便辨别和理解。其次,合理运用字体和图案,以中文为主,辅以英文和其他语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选择简洁明快的图案,优先使用我国推荐性标准。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适老化改造也应关注公共标识的细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在“三急”标识旁增加语音引导,使用图形符号时适当使用辅助性的说明文字,利用红外线引导技术动态出现标识等。

公共标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唯有多从群众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真正做好服务于人民生活的设计。(程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