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呵护的是手艺人 守护的是人间烟火
冬日的街头,寒风凛冽,行人纷纷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同安家园小区外的广场上,51岁的孙旭国脱掉外衣,只穿一件背心,专注地磨着刀。磨了30多年刀,因为手艺精湛,孙旭国是远近闻名的磨刀匠。他一年磨刀近2万把,靠磨刀月收入能过万元。(据《武汉晚报》)
“磨剪子嘞戗菜刀”,相信很多“70后”以及年龄更大的人,还会想起这熟悉的声音,但对于更年轻的人来说,很多人几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吆喝声。实际上,磨剪子戗菜刀的老手艺人,并没有完全消失,只不过在岁月的洗礼中,他们愈发显得“微不足道”,乃至被很多人忽略了。但同时,当家里的菜刀用钝了,切不了菜,砍不了肉了,又总希望能够有人来帮我们磨一磨。在这种期待的背后,就是老手艺人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孙旭国,常年走街串巷给市民磨菜刀,不但解决了无数人磨刀的问题,而且依靠这门老手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换来了家人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老百姓需要老手艺人,老手艺人也通过自己的手艺服务老百姓,然后获得合理的回报,这不但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也体现了最为生动的人间烟火。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理由给予老手艺、给予老行当以更多的呵护。现实中,一些人看到如孙旭国一样的老手艺人收入不菲,难免心生艳羡,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并不容易。先不说孙旭国为了学磨刀这门手艺,光学徒就当了三四年,就说要保持现在每月万余元的收入,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出门磨刀,这样的劳动强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2023年2月16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要让修鞋、配钥匙、磨剪子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地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对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小修小补”经营者的补贴力度,通过在城市公共区域合适地段设置摊位,以减免租金和管理费等方式,减轻经营者的经营成本,提高其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益培训等方式,对城市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磨刀、修鞋、修小家电等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经营“小修小补”摊位。这样既能让老手艺得到传承,同时也方便了市民生活,守护了最为平凡也最为温暖的人间烟火。(苑广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