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脚下的慢游 心灵的漫游
“这个冬天,我要从上海坐公交到漠河。”在一些人眼里,这或许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但对00后男生江夏来说,他正在把这种“疯狂”变为现实。
据报道,近日,23岁的大学生江夏坐着地铁从上海出发,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漠河北极村,这段要经过2000多个站点的旅途引发关注。
从上海到漠河全程3865公里,途经30多个城市,换乘80多趟公交、地铁,总共要花16天。在交通如此发达、高铁不断提速的今天,一些人被江夏的选择震撼,也有人说浪费时间。但江夏通过此前两次类似的“慢游”经历,觉得收获很大,这次他想通过自己的尝试和经历,再去影响一部分人。
近年来,不少朋友像江夏一样,开始走上这样“慢游”中国的旅途。短的用时两三天,乘坐公交、地铁从一个城市奔赴另一个城市;长的花费十天半月,经过漫漫长路,最终到达遥远的目的地。他们分享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这种独特的旅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相较于部分人“特种兵”式的旅游,这种乘坐公交、地铁跨省看风景,可以说是一种“慢游”。旅行者抛弃了以往高铁、飞机等“快”的出行方式,选择这种相对“慢”的交通工具,不追求直接到达的方便,要的就是慢慢游、细细看,饱览路上的风光,沉浸式体验路途上的市井人情风貌。这不仅是一次脚下的慢游,更是一场心灵的漫游。
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线路自己定制,从起点到终点,旅行者事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公交地铁并非每一站都可以无缝衔接,有时两条线路间的串连只能徒步。所有这一切,增加了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使旅行到达终点的过程变长。而这些“慢”提供了人与人之间可能的相遇,化为“在路上”的生命暖色。
显然,一段缓慢的旅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探索,更是对自我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对旅行者江夏而言,他用“慢慢走”的方式实实在在丈量了脚下的土地,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人生就像这种慢游一样,尽管路途迢迢,也许还会晚点,但人们不必追求朝发夕至的速度,最重要的,其实是永远满怀热情地奔向下一个站点。(陈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