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年货“上新”,消费向新

发表于 2024-1-23 16:49: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年货“上新”,消费向新

“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新春佳节临近,南京街头巷尾的年味越来越浓。在线下,从餐饮巨头到知名企业,从地方特产到老字号,从网红、文创产品到便民市集,市民们在购买年货的同时,能够体验浓郁年味、感受乡情乡俗。在线上,电商平台更是“硬货”满满、玩出“新花样”……琳琅满目的春节年货,透射着新春喜庆,也升腾着消费信心。

置办年货,是春节必有的仪式。随着消费主力人群渐趋年轻化,有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那么喜欢过年,担心年货遭到冷落,甚至将会退场。其实,置办年货的习俗从未改变,只不过,如今的年货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年画春联、鸡鸭鱼肉,年轻人的消费潮流,也逐步转向春节年俗文化的体验与感受。

不难发现,当下年轻人在选购年货时,往往青睐那些能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产品。比如,因为对南京文化的认同,他们会选择有“金陵十二钗”等文化元素的年味礼盒;因为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他们会购买有机草莓、竹笋等本地特产;他们在书法家的摊位前排队,等待写春联、送福字,这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他们在网红和文创产品的摊位前咨询,则是对新鲜和创意的好奇。可以说,年轻人的年货消费透露着浓浓的情感表达,更愿意为满足自己情绪价值的商品买单。

当“年味”悄然变化,“年货”也需与时俱进。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人们已不再一味“囤量”,更偏向“求质”;对年货的生产供应来说,就应既重视有形的质量,也关注无形的价值。因为,如今置办年货,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体验。今天,年货市场不单是一个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一个文化的舞台、社区的客厅,只有通过叠加多元化内容的方式,将“年货”从原来的单一商品概念中“拓展”开来,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向满足全方位的消费体验转变。

在变与不变中,蕴藏着的是年货消费的潜力。正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就“年货经济”而论,其生产和销售涉及多个产业链,拉动效应明显,孕育着无限商机,有利于协同推进消费和生产升级,实现“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良性互动。为此,南京应抓住契机,用好都市圈、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满足市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向新,年货“上新”。无论买的是什么、以何种方式购买,其消费变迁所折射出的,都是人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然,年货作为春节年俗中最直观可见的物质载体,其承载国人祝福、装载团圆重量、搭载幸福守望的文化价值不会改变,“一起过年、回家团圆”的真挚情感也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孙君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