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听劝”背后考验共情能力

发表于 2024-1-23 16:56: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听劝”背后考验共情能力

继哈尔滨之后,沈阳也火了,沈阳主打的是一个“听劝”。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去地铁“沈阳站站”打卡,却发现站牌已悄悄改名为“沈阳站”。于是网友喊话:“沈阳站站”很可爱,呼吁把“沈阳站站”改回来。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就传来了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听劝”并发布“改名”的消息。

这只是个美好的误会:“沈阳站站”只是火车沈阳站的地铁站名,沈阳类似的站名还有“沈阳南站站”。可是,一字之差带来的观感完全不同,一个平淡无奇、一个俏皮可爱,在东北人的豪放性格和“站站”叠字的可爱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反差萌”。这个站名让一众网友直呼“上头”,引发无数网友拍照留念,魔性的“沈阳站站”在网上一度刷屏。

网友喊话,文旅局局长“听劝”,“沈阳站站”的回归与网友心声取得了共鸣。“听劝”本身就是一个听取意见的过程。发展旅游业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智慧在民间,这个时候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和民间互动,来一场头脑风暴。

“听劝”也是了解普通游客,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想法的契机。年龄、阅历、环境的不同,让城市决策者有时很难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内心。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关切,这样才能走进年轻人的内心。拿“沈阳站站”为例,如果不是因为网友的呼吁,城市管理者可能想破脑袋也猜不透,“沈阳站站”和“沈阳站”在年轻人中间,竟有着这么大的区别。

“听劝”的背后更是姿态的变化。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只有平易近人的对话,重视民间的呼声,才能办理呼应大家心理的实事。这不仅是发展旅游业思路上需要调整的变化,也是拉动消费需要各方重视的方面。

如今,大江南北旅游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定型,一个城市在旅游市场上的位次也基本排定。可以说,后来者想凭借硬件设施上的进步,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出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地需要改变赛道,从传统的硬件比拼转变到软实力的比拼上来。这时候,与年轻人的沟通交流共情能力无疑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这一点在走红的哈尔滨这里有明显的体现,同样在沈阳这里也体现出来了,相信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起来。(高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