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大学校园的陆续开放,去大学蹭课逐渐又提上了议事日程。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联合多位委员提交了《关于开放本市高校若干课程给市民旁听的提案》,希望在完善进校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开放旁听课程给市民,让市民更充分地感受校园文化、提升自我,也让高校的教学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充分体现公立大学的公共性。
陈新认为,大学真正可贵的是学术的氛围、知识的流淌,我们也认为,大学的优质资源应该向市民作出倾斜,这是一所公立大学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也是高校校园更上一个档次的开放。
蹭课蹭的不仅是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大学开放包容的精神。去年暑假的大学游学热从一个侧面证明大众对于高校教育资源与文化影响力的渴求。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名人里,周建人、沈从文、曹靖华、柔石、杨沫、李苦禅、许钦文、成舍我、孙伏园、冯雪峰、丁玲、金克木等都曾经做过大学的旁听生。而现在,蹭课的保安逆袭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不仅是校园的传奇,更是激励许多人的励志故事。当然,这一切建立在大学校园有序开放,课堂选择性开放的基础上,这也更加考验校方的管理智慧。(章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