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2023年山东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实现新跨越
时间镌刻前行的足迹,岁月铭刻奋斗的篇章。2023年,山东省港口集团(以下简称“山东港口”)这艘发展的巨轮动力强劲,在广阔海洋上劈波逐浪,扬帆远航。
一年来,山东港口坚持党建引领、战略统领、文化认同,提速建设世界级港口群,积极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争创世界一流企业。聚焦互联互通、供应链综合服务、智慧绿色、海外布局,山东港口人创新开拓、砥砺奋进,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交上了成色十足的发展答卷。
聚力攻坚提升 完成历史性量级跨越 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步履铿锵
截至2023年12月27日,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7亿吨、4000万标准箱“双突破”,完成历史性量级新跨越,体量规模雄踞全球首位——这是山东港口推进、落实《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时间拨回到2023年7月,山东出台《行动方案》,描绘了今后三年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宏伟蓝图。山东港口作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被委以重任。在这样一个资源集聚、高效协同的全新平台上,山东港口主动作为、统筹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2023年初,山东港口提出事关发展大局、亟待加速重点突破的“十大攻坚行动”“十大提升行动”,到为强力推进《行动方案》提出“六大提升行动”,一年来,山东港口锚定“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系列关键核心政策落地实施,发展成绩显著、亮点纷呈。陆海联动运输网络再织密,生产经营再创新高,设施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再结硕果,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全面起势,三年行动取得良好开局。
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港口枢纽功能持续提升,为发展开辟了增量新空间。山东港口全力打好“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攻坚战,制订实施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行动方案,调布局、扩能力、优航线、建通道,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全年新增航线32条,集装箱增幅位列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强化陆向市场开拓,全年新增内陆港9个,新增班列10条,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20%,继续保持全国港口首位,内陆辐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港口与板块攥指成拳、相向发力,联合开航线、畅通道、强链条、提服务,不断创造发展新空间。
原油、煤炭等骨干货种增势明显,同比增幅均超过10%。铁矿石发力南下进江、北上转水和国际中转分拨3条“增量通道”;铝矾土业务依托中非大通道及铝矾土全程物流优势,提升码头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20%。
延链强链,充分释放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势,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更强。山东港口积极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揭牌成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聚焦“港口服务、链条融合、数字赋能、生态共建”,实施四大行动、16项重点任务,加速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深化与省市商务部门“商务+港口”合作,助力全省外贸保稳提质。在海关等口岸单位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落地,优化统一青岛港前湾港区口岸作业代码,青岛口岸在2023年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综合得分位居榜首,成为唯一获评最高4.5星级口岸。
此外,山东港口还广泛开展外部推介,在船货代、保险、船供油、海外仓、大宗商品集采等领域落地一系列新业务新成果,打造“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港口生态圈,全链条服务优势更加凸显。
聚力科技创新 激发智慧港口活力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完全自主可控的智能管控系统指挥码头设备作业,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万次,“智慧大脑”更高效;全球首创轨道吊直流供电系统,让每个轨道吊减重10余吨,能耗降低4%,码头“四肢”更灵活……2023年12月27日,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投产运营,拥有六大自主突破、12项创新攻坚成果,装卸效率连续10次刷新世界纪录。完全“中国芯”的自动化码头智能强劲,港口领域再添新质生产力。
2023年,山东港口奋楫扬帆,不断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效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以科技创新助力港口科技水平飞速提升,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顶层设计“走在前”,引领智慧创新。山东港口聚焦港口数字化转型攻坚,加快实施《智慧绿色港顶层设计方案》和《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积极打造全球数字港口高地。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把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心任务,培育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推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与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转型活力加倍释放。山东港口进一步完善“集团管总、部室主建、单位主战、协同作战”的智慧港口建设管理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活力、增强动力;持续放大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技术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统筹能力;创新“1+N”开放共建共享模式,扩大与华为、阿里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果,共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前沿技术、先进理念、成熟方案引入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智慧港口建设实效。
推动智慧建设,“山港方案”博得精彩。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获评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山东港口日照港智慧绿色大宗散货示范区”“日照港数字航道与智能导引系统应用示范”被列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烟台港全国首创件杂货码头“智慧理货+智慧配载”系统新模式,为全国的件杂货码头提供“智慧大脑”。除此之外,青岛港“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全自动化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烟台港“烟台港智慧滚装与‘源网荷储’绿色低碳功能优化提升试点”2个项目再次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持续为全球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赋能生产提质增效。青岛港顺应智慧港口建设大潮,立足数字化转型,成功上线云港通2.0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服务生态圈,深层次聚焦全链条客户需求,深化关港协同,助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日照港积极建设大数据平台,联手科技集团日照公司通过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充分融合业务系统信息,建立457个数据标准、379个数据模型,形成数据治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疏通数据堵点,大大提升了数据质量。物流集团依托港口物流业务特性,打造形成以“一通四达”为核心、多个支撑系统为辅的数字化体系,实现物流业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助力港口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
贯彻“双碳”战略 守护碧海蓝天 展现绿色港口建设新作为
2024年1月,进入新年不久,山东港口又添一片新绿。随着风机叶片与轮毂精准对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分散式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标志着山东港口首个立项、试桩、开工建设的风电项目取得重大节点性突破。项目建设4台单机容量6.7MW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6.8MW,与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省标煤0.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2万吨。
这一项目,是山东港口在绿色升级之路中迈出的新步伐。山东港口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将绿色港口建设攻坚行动作为重要一环,探索近零碳港区建设路径,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港口前行的方向已经明晰。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动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近零碳港口”将成为支撑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绿色生态港口内涵的进一步延伸和丰富。
2023年8月,由山东港口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要求》正式发布实施。标准充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净零指南》国际标准接轨,提出了近零碳港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以及碳排放核算、碳减排措施、碳排放监测、评价与改进的技术要求。除此之外,山东港口还积极承担交通运输部“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研究”项目,以标准为基础,研究编制近零碳港区建设行业标准,为引领行业新方向贡献“山港方案”。
在绿色低碳的“山港作为”中,山东港口聚焦绿色疏运领域,激活发展新效能。日照港抢抓国务院支持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的重大机遇,开创全球规模更大、货种更全、工艺更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全自动化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新模式,装车效率、作业效率大大提升。物流集团打造绿色运输新模式,争当智慧绿色物流建设的探路者,推动绿色智慧物流等级迈入更高水平。前湾港区换电站累计换电次数突破10000次,有效减少柴油消耗量约40万升,减少温室气体碳排放量约107吨,进一步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助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眼下的港口“绿”意满园,绿色发展成为山东港口的新名片。青岛港QQCT以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为目标,大规模利用清洁能源、采用卓越的节能技术,实施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绿色智慧港口项目,顺利荣获2023年“亚太绿色港口”称号;烟台港矿石公司、万华码头公司强化清洁能源利用,优化能源精准管控,持续开展粉尘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岸电使用率,深化全流程自动化改造,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打造全链条碳排放管理体系,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现场评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山东港口将锚定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激发数字转型新活力,展现绿色港口建设新作为,为“双一流”建设澎湃起高质量发展更强动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山东港口将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斗志,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将“时间表”变成“里程表”,锚定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双一流”建设和核心竞争优势构建,进一步放大战略枢纽、核心节点作用,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棋眼”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