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4|回复: 0

高铁神话为何那么不堪一击

发表于 2011-7-18 19:1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07-17 09:35   来源:求是理论网



 7月10日下午6时许,因山东省境内雷雨大风导致线路接触网故障断电,京沪高铁19趟下行列车晚点。当时封闭车厢内极其闷热,乘客情绪激动。面对这种“既晚又烦”,铁道部门却以雷雨天气为由对旅客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不予赔偿”。无独有偶,7月12日上午,京沪高铁再次遭遇接触网故障,致列车停运2小时。为此,铁道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事故原因,并向旅客致歉,但只有短短一句话。此前,京沪高铁曾在媒体上造出浩大的舆论声势,说高铁如何安全,内部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如何完善,但为何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雷雨之后就表现的“漏洞百出”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高铁神话为何那么不堪一击?
  按照常规说法,触网断电列车可能就会失去电源,但是,因为京沪高铁对意外事件备有自身供给功能,所以从理论上讲这并不影响车内的电力供给――列车自身至少还可供给120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让故障列车有足够时间等待技术人员的救援。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却是,此次京沪高铁滞留期间,列车备用应急电竟没有起任何作用!一场雷雨大风就把曾经我们认为是世界超一流的高铁神话“击垮”了!虽然这些听起来似乎是笑谈,但我们也不得不担心:倘若连这样一点故障都排除不了的话,以后遇见大的故障又将怎么办呢?
  因缺少应急服务预案,停运或滞留的某些列车才会在断电后一段时间内断水、断食品。很多高铁乘务员不知如何安抚乘客的焦虑,平息乘客的不满。可以想象,断电、断水、断食品的高铁车厢,在撬开车门之前,犹如一只只封闭的闷罐――这般情形下,最能安抚乘客焦虑的无疑是,及时、透明、滚动发布列车停运信息。然而,不同的列车或同一列车内不同的乘务员,相关的答复可谓五花八门或自说自话,甚至还有不予解释的。关于事故的直接原因,一直停留在“此次事故主要由雷雨天气导致的接触网故障所致”之含混不清的表述。但众所周知,雷暴雨只是外患,技术或设备遭受雷暴雨突袭所暴露的问题抑或缺陷,我想才是事关高铁安全运营的最大内忧。
  其实,自高铁开通之后,公众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能够多一种出行选择,进而打破以往航空公司在快速客运上一股独大的格局。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与航空公司的服务相比,高铁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改进。我们知道,如果搭乘的航班因为天气或航空公司的原因而被延误,空乘人员会为旅客提供相应的“善后”服务。但是,据G151次列车的乘客介绍,高铁断电后空调停止,乘客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列车工作人员却仍在借机“赚钱”,直到后来乘客情绪激动,才开始向乘客派发免费的水和面包。鉴于高铁的昂贵票价,承担这点水和食物的成本完全不在话下,关键是看高铁运营方是否具有“一流”服务意识。
  当然,服务质量的提升并不在于换了几个漂亮的列车服务员,而在于人性化的服务。鉴于高铁是新生事物,而民众对其安全又格外关切,京沪等高铁或许应该定期向社会出具安全报告。也只有这样,民众对高铁的预期也才能从天空落到地上。高铁也是火车,惯于“铁老大”晚点的老百姓,可从来没有奢望过,给火车升升级,它就不会晚点了。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晚点,而在于相关方面应对晚点的态度,这正如我们在超市买东西,买到了过期芝麻糖什么的倒也没什么,可倘若超市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摆出“不是我的错,你拿我没辙”的架势,那就显得可厌可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