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03|回复: 6

[话题探讨] [中立]现代企业需要软文化,更需要硬制度

发表于 2011-7-19 13:31: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出于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亲情的渴望,对骨肉的疼爱,纵然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但家文化却日见深厚。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惊雷,震醒了中国经济,从此中国经济驶向了快行道。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蓬勃发展。做为私有企业的主力军,中国家族企业无疑对“家文化是否适用于现代企业”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富不过三代”,曾是中国富商的宿命,而在胡润的家族企业“长寿榜”出炉后,华人企业与榜单无缘再次印正了这个的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在这个事实中固然有中国近代以来战争频繁,灾祸不断的大趋势,有着“重农抑商”且长年“海禁”的大环境,更有着家文化中重亲情重血缘重关系的劣根。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家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让员工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时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自身的活力及潜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而凭着家文化中国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一步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的。有其利就必有其弊,家文化是把双刃剑,在披荆斩棘的同时,也容易划伤自己。“传子不传贤”“任人唯亲”“肥水不流外人田”“一言堂”的观念也是制约这些企业做大做强的硬伤,“陪太子读书,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是员工对这种用人制度无奈的感叹,“老爷子说得算”的管理制度让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员工无力反抗......等等,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让家文化为企业发展助力,就要我们对传统的家文化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近几年来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添加剂事件”的层出不穷,让我们谈“食”色变,也给这些企业我们敲响了警钟。“没规矩,不成方圆”,各种法律法规、安全条例、责任追究、监察督促、人才选拔、工资分配、奖励考核......制度的出台、执行、落实,不但在最大限度里能保障现代企业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大步前进,而且也在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素质,加强民主沟通,完善企业决策,推动企业平稳、高效、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给职工营造着一个安全、公平、公正的作业环境,牢固树立只要肯拼搏肯努力,就能取得成绩的信念,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使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以厂为家”“以企业为家”的口号我们喊了好多年,其实对于有着浓郁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国家是家,企业是家,家庭也是家,每一个团体都是家。在现代企业中,好的家文化即是企业的润滑剂和粘合剂,也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而企业作为家长,要以诚恳、耐心、善良、无私、热情的态度对待“家”里的每一个“家人”,在制度的强有力的保障下,当家长的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及长处,做到“举贤不避亲”,留住家人的心,管好家里的事,“一碗水端平”,做好了家文化又何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3:56:38 | 查看全部
多谢胡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14:28: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6:18:40 | 查看全部

回 2楼(杨雪梅) 的帖子

谢谢杨老师的支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18:27:03 | 查看全部
稿子写得不错啊,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8:48:05 | 查看全部

回 4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初哥的多次鼓励,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0:42: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