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信息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

发表于 2024-1-31 14:18: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信息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

“金牌月嫂需要吗?”“高端月子会所要帮您预约吗?”“满月照、胎毛笔要帮您安排吗?”“宝宝游泳要来免费体验一下吗?”……宝宝出生后,很多宝妈宝爸都接到过类似的推销电话,殊不知这背后藏着一条黑产业链。(1月29日中国青年报)

谁曾想,信息泄露已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刚出生的宝宝可能还没起名,相关信息就已被不法分子盯上。去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了一起新生儿信息被泄露案。报案人发现自己频繁接到推销电话,不少销售还对宝宝的出生信息一清二楚,让人细思极恐。

个人信息泄露,早已屡见不鲜。早前,一场名为“秘密”的艺术展,其作者花了5000元,就能买到34.6万人的个人信息。有人借此自嘲,自己的隐私“一毛不值”,只值一分。可黑客却不这么认为。你所认为的信息“白菜价”,在他们看来是越薄利、越多销。如何多销?除了将已经泄露的信息做成“社工库”重复利用之外,医院、学校等个人信息储存“大户”自然也被盯上了。这些“大户”不仅有“新鲜数据”,而且价值更高。就拿新生儿信息来说,下游黑产的销售或诈骗分子既可用作短期推销,又可以“放长线钓大鱼”。但对于新生儿而言,信息被泄露,恐怕终身都受其影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须警钟长鸣、防线延伸。

信息安全也要“从娃娃抓起”。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攻击的手段愈发高明且隐秘,普通人可能防不胜防。如今新生儿信息又被定点“爆破”,更说明信息窃取目标日趋“精准”——上游窃取、下游供给,一条网络黑色产业链条俨然形成。这也意味着,个人隐私保护,需要构建全链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比如此次新生儿信息被泄露案,正是网络平台漏洞所致。因此,要避免“一环失守,满盘皆输”,筑起一道“烽火长城”至关重要。这需要立法部门、执法机关、数据机构、网络平台等共同努力。

当然,个人也可以出一份力。正如上述案件里的报案人,一个报案,拔出萝卜带出泥。有时候,对付信息窃取,你若不以为意,它便得寸进尺;你若寸步不让,它反而会有所顾忌。(陈文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