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寻找儿时的年味 刘永军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过年给人以希望与憧憬,年味儿是啥?年味儿是父母准备的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年味是火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来……
年关将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家家飘出香、户户传美味,正是煎炒烹炸的美味把背井离乡的游子发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朋友圈,收拾好行囊,带上地方特产,从四面八方奔向火车站、码头、飞机场,归心似箭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以仪式感爆棚的除夕夜团圆宴来盘点时光、畅想来年。
   农村传统过年,送灶神、大扫除、贴春联、燃爆竹,元宵节闹花灯,热热闹闹过大年。
记忆中的年,是幸福快乐的,对过年充满了盼望。过年能穿新衣、新鞋、吃很多美食,最开心的是过年大人们给的压岁钱,那是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我的童年时光在衡水景县的一个农村度过,在我们老家,一到腊月二十几,年味儿开始浓起来,家家户户都要煮肉、炸豆腐、炸丸子、炸带鱼、置办年货。临近过年,集市上也越发的热闹起来,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依然挡不住乡亲们赶集的热情,从四面八方赶来,置办年货,家里的扫帚、炊帚,都需要进行更换,锅碗瓢盆需要增添几件。红红的对联、福字请回家,等待腊月二十九贴在家里的门框上,为新年增加新的气象。记忆中的年是很忙碌的,蒸包子、蒸馒头、蒸年糕。备年货,是对新年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记忆中的年,是腊月二十四那天是清扫房屋的日子,那天,意味着要把陈旧的、不好的事物,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到那天,母亲和姐姐一块把屋内、屋外都好好地清理一遍,家具、厨具、被褥、床单都放到院子里清洗、擦拭、晾晒干净。地板、门窗玻璃都擦得洁净如新,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敞敞亮亮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一大早,家里就开始熬浆糊,熬好后,全家一起动手贴对联,贴完对联后,整个家里焕然一新,年味十足。
   小孩子们最盼过年,过年小孩子们最开心,因为过年可以换新衣穿新鞋,拜年可以收压岁钱,点鞭炮玩游戏狂嗨玩到没力气。年的印象就这样深深扎根在童年的脑海里了,成为一生美好回忆。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里人的年味儿淡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压力,过年的氛围不像过去那样热热闹闹,过年的氛围有点逊色。过去盼年迎年、拜年辞旧岁倒成了怕年,无论怎样还得过年,准备年夜饭、看春晚、给小孩儿压岁钱、电话、微信、视频拜年成为时尚,过年的气氛直到元宵佳节才算过完,为了生活,人们又开始努力打拼,给家人幸福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辛安矿)
          手机:  15075014933(微信号) |